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暗黑大宋 > 第三一七章 坐臥者

第三一七章 坐臥者 (第2/3頁)

推薦閱讀:

不過若是中書首相有能力,他在的時候,實際的權利不小於皇帝。

比如各地書奏,先由中書批閱,疑難奏摺會交給皇帝,由皇帝再去政事堂大家商議處理,或者處理好的重大書奏,再經過皇帝稽核,但皇帝稽核的仍不算,必須經兩制官與中書重新稽核,才能成為詔書。

現在韓琦仍將書奏遞到宮中,但都是處理好的,趙頊敢變更嗎?

就在這時,他看到張方平的一個札子,感到興趣,立即派人將張方平召來。

這個札子就是講國家財政的。

慶曆時張方平曾主持過三司,比如景德收商稅僅是四百五十幾萬貫,慶曆時近兩千萬貫。景德酒課四百二十八萬貫,慶曆一千七百多萬貫。鹽課三百五十幾萬貫,慶曆時近八百萬貫。商稅後來掉下去了,只有八百幾十萬貫,酒課卻微抬了一點,一千兩百多萬貫,鹽也略抬了一點,八百多萬貫。不過後面的資料,張方平不在三司就不知道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它們只是宋朝各種稅務收入的一部分,其他的也先後增加,這些錢到哪裡去了?

原因很簡單,各種冗,特別是冗兵。他在慶曆五年勘會禁兵之數,比景佑時增加了八百六十餘指揮。四十多萬人,就打算中等禁兵,一年歲約五十千。不是直接發錢。包括緡錢、糧食、布帛與一些補貼。如果外出輪戍成本還要更多,如果作戰。那就不用說了,各種消耗,以及獎勵撫卹。

後面的不計算,就是很正常的年光,僅是這個冗兵一年就得花費兩千多萬緡,是緡,非是貫,一緡是標準一千文錢。

也就是摺合成現在的三司數字。那是三千多萬。

張方平可能也聽到一些訊息吧,有一個黑窟窿,但也不用急,這些錢都是亂花掉的,只要一項項省回去,國家很快就能健康,比如將冗兵這兩千多萬解決出來,實際是三千多萬,三年就可以解決一億黑窟窿。當然,他也不知道國家黑窟窿那麼大。

現在王陶說了。張方平說了,只可惜有一個人沒有說,文彥博。

趙頊也沒有說。策略王巨寫了一條又一條,但韓琦在哪裡一卡,怎麼執行哪?

張方平被帶進來,趙頊說道:“張卿,這裡有一個札子,你看一看。”

實際這個札子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那個南方,趙頊將它裁開,所以前面第一行大字臣王巨上言。張方平沒看到。

王巨又是讓趙念奴帶給趙頊的,因此後面也沒有蓋印符。張方平奇怪,這是那一個大臣上奏?怎麼這麼沒禮貌?

趙頊說:“張卿。勿要質疑,有一部朕不便公開,關係到內藏庫事宜,因此朕將此札一裁為二,這部分乃是國事,所以讓張卿看一看。”

“這樣啊,難道是外戚或內侍上奏?”

“張卿,你不也用管誰上的奏,請看一看吧。”

張方平仔細地看著,看完後說道:“好啊,請陛下立即執行。不行,那個抑制蔭補確實要徐而圖之。倒是坊場河渡爭議最小。”

冗官也不是王巨第一個提出來了,許多許多人,如小宋就提出小宋式的三冗,冗官第一位,廂兵無用第二位,和尚道士多,不事生產,已經開始危害國家,這是第三冗。

不過為什麼冗官問題沒有解決好?比如這個蔭補,那個官員沒有若干子孫後代,如蔡襄三個兒子就全部蔭補了,一個官員下去,多出來三個官員,能不冗嗎?

然而不好動,一動會有許多官員反對的。因此它成了王巨這數策中最頭痛的一策。

“你也注意到了這個爭議?”

“慶曆新政,臣猶記在心。此人是誰,為何對火藥如此熟悉?”

“那是一個微臣,朕還不想將他公佈之,張卿,朕讓你看這個札子,是想讓你將這個札子進一步完善。畢竟那個人官職太低微了,有的事他還不大瞭解。”

“是誰?”

“朕到時候會告訴你的。”

“陛下務必重用哪。”

“張卿,此人非是某些士大夫,利慾薰心……就不說了,你就照這個札子再細細想一想,觀察一下,這個不急,朕要整頓國家,也要慢慢準備,但執行時務必要妥善。”

“喏。”

最新小說: 我不想成為帝王 明初第一豪強 戰地僱傭兵 快穿之打臉女配 穿越南唐之帝王霸業 穿越之逍遙詩仙 三國:孫策 我要做帝王 重生元末拿到明太祖劇本 極品小書生 大唐:開局李二請我教他造反 元嘉紀事 大明:鄭成功之孫,打造日不落 終極兵魂 某時空管理局的打工仔 暗黑大宋 帝國梟色 風起三晉 盛唐不遺憾 三國:我成了劉備四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