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相信未來幾年景州的土地甚至能夠養活上千萬人口。
畢竟清朝嘉靖時期,四川人口就有兩千一百萬了。
“若是這麼做了,這可是景州歷代以來最大的工程了。”王瑜微微有些緊張,這個擔子可不輕。
“你只管去做就是了,出了岔子,本王給你擔著。”劉鈞笑道。
上次王瑜只是率領六萬餘人而已,還能將就,但這次他率領可是幾十萬災民。
再過一段日子,甚至是數百萬災民。
“既然殿下這麼說了,下官就大膽去做了,回去後,下官便清點鐵鍬,鋤頭等用具,帶這批災民先在景陽城附近開墾。”王瑜說道。
劉鈞點了點頭,讓王瑜同他一起看景州的山河圖,商量了一下開挖河渠的問題。
直到中午的時候,方讓他回去。
下午的時候,他又把李然叫了過來。
“農建營?”李然對劉鈞提出這個概念不是很理解。
“災民數量眾多,不能沒有約束,所以本王以為,在災民中有必要建立半軍事化的機構,這農建營和軍隊中的營相似,不過一個是為了打仗,一個是為了屯田。”
李然微微頷首,自古以來吞田往往分為軍屯和民屯。
軍屯往往是邊軍的事,而民屯往往是遷徙百姓到一個地方開墾土地。
不過這兩種屯田一般都在開國初期存在,往後便逐漸廢弛了。
現在劉鈞顯然是要撿起來,不過這種將災民編為軍隊開墾建設的法子,他倒是第一次聽說。
“下官也正為此事發愁,沒想到殿下已有了如此精妙的法子,災民數量眾多,編民為兵能夠省去許多繁瑣的政務,還能像軍隊一樣,指哪打哪兒。”李然是個聰明人,一點就透。
“就是這個意思。”劉鈞說道:“來時的路上,本王已經和薛常青說過了,他會挑選一些將領出來充任農建營的將領,你則挑選些識字計程車子去農建營,負責監督。”
“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如此一來,如此龐大的農建營倒不會出亂子了。”李然眼神閃爍。
心知劉鈞這是擔憂武將統領農建營會鬧出亂子,這才輔以文官,讓兩套班子相互掣肘。
不得不說,他眼前這位靖王的手段是越來越老辣了。
“就是這麼個意思,你們兩個商議一下,將農建營的規章制度定下,交給本王審閱,就在本月把農建營搞出來,初步的話,一個農建營十萬人吧。”
“是,殿下。”李然應了聲是,神色興奮。
如果這次能充分利用災民大肆開墾。
不出幾年,景州的人口將超越以往之最。
一個全盛的景州將再次回來,甚至在劉鈞的帶領下會走出更遠。
如果這樣,景州便真的擁有了天時地利人和。
若是將來天下大亂,逐鹿天下也不是不可能。
“逐鹿天下?”李然被自己心中冒出的想法嚇了一跳,但接著便捋著鬍鬚笑了起來。
原來不知不覺間,景州竟已強大起來了……
喜歡帝國梟色請大家收藏:()帝國梟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