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是五月,天氣算不得炎熱,但加上鐵匠鋪中爐火的溫度已讓他的衣服已被汗水浸透,溼漉漉地貼在身上。
”但錘火槍,先以鐵棒一條,粗細如筷為冷骨,裹方形紅鐵錘成,再以長條紅鐵,繞管螺旋鍛打,成形後以四稜鋼錐透轉其中,使內光淨,則發藥無阻礙。“
反覆背誦圖紙上火槍槍管的鍛打步驟,龔銘心中不由升起一股敬佩之意。
在榮朝,火槍雖早在軍中裝備,不是秘密,但製造之法卻一直被朝廷和其他諸王嚴密保守。
正因如此,拿到靖王給的圖紙之後,他如獲至寶,挑燈看了一整夜。
“真是精妙又簡單的法子。”龔銘拿著和筷子一般粗的鐵棒,這便是圖紙上說的冷骨。
筷子這個東西,在東洲基本家戶戶都用。
百姓家的竹筷,富貴之家甚至用銀筷,象牙筷。
所以鑄造一根加長的鐵筷子並非難事。
而有了冷骨,下面的步驟對鐵匠來說並不難,使用燒紅的方形扁鐵繞著冷骨反覆鍛打使之成形,這便最初的鐵管。
接著再用長條狀的紅鐵繞著鐵管螺旋捶打,最終成形。
火槍槍管成形後還有一個步驟,那便是用有四個稜角的鋼錐深入管內打磨,讓槍管內部變得光滑。
“叮噹,叮噹……”
匠人鍛打的聲音對現在的龔銘來說如同美妙的音樂。
不長時間,一根槍管便在鐵匠手中成形。
拿著鍛打出來的槍管,龔銘兩眼放光,反覆端詳。
正在這時,他聽到外面傳來一陣嘈雜聲。
劉鈞在薛石的護衛下走了進來。
“殿下,下官正要前往王府,火槍槍管成了,王爺請過目。”
劉鈞微微驚訝,他前來本想同龔銘一起將技術上的問題解決了。
沒想到龔銘這麼快就把槍管搞出來了。
不過想到圖紙上的技術正是當代明朝鍛造火槍的技術,他便釋然了。
對於常年鍛打各類器具的鐵匠來說,他們的手藝是沒問題的,缺乏的只是那麼一點提示。
現在有了,他們自然能夠將這種不復雜的技術複製出來。
“不錯,但槍管還需要四稜鋼打磨。”
龔銘交給他的是個半成品,距離成品還需要打磨,加工底門兩道工序。
“下官正準備讓這兩位匠人鍛打四稜鋼。”龔銘伸手指向兩個匠人。
見劉鈞轉過頭來看自己,兩個匠人露出憨厚的笑容,行了個不倫不類的禮。
“免禮。”劉鈞回以微笑,問道:“二位準備如何鍊鋼。”
二人稍長得鐵匠道:“千錘百煉出真鋼,取一份熟鐵和生鐵混在一起反覆鍛打數日,便可出鋼。”
劉鈞點了點頭,這位匠人所說的鍊鋼方法便是歷史上著名的百鍊鋼。
這種鋼在當代春秋時期便出現,至西漢時發展至頂峰。
不過這種鋼因為需要反覆鍛打,耗時甚巨,不適合大批次生產,後來被南北朝時期的灌鋼法取代。
但無可否認的是,百鍊鋼效能十分優秀,用來製造四稜鋼這種工具十分適合。
畢竟打磨槍管需要四稜鋼擁有很強的硬度。
“多找些鐵匠,從現在批次生產火繩槍。”劉鈞轉頭對龔銘說道。
既然試製成功,那麼就不必再拖著了,現在他急需一條火繩槍生產線。
喜歡帝國梟色請大家收藏:()帝國梟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