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你騙別人行,騙人家藍疇就不行。填詞作曲那都是文人裡最出色一夥乾的事,一個鄉下小子忽然會填詞作曲?真當藍疇是三歲頑童嗎?
所以藍疇再一次打算派人到大通寺確認楊淩這些年行蹤了。
楊博文話裡話外說縣尊如何器重楊淩,那就是拉大旗扯虎皮,縣尊如今只是對楊淩疑慮忌憚更深了一層而已。
可是老蔣夫妻哪懂這些。他們一輩子能說上話的,就是眼前楊博文這個大人物。楊博文這樣說了,事情當然就是真的。這讓他們看向楊淩的目光更復雜了。
好在楊淩雖然大了,還有幾分女兒的眉眼,再跟小時候對對號,也就能確認真是自己外孫了。
老蔣夫妻百感交集:不想這一輩子辛苦,臨老能得到這個外孫子的濟。
一幫人進屋,這回就看出老蔣家的逼仄。
那些鄉賢是沒資格進屋了,能進去的就是楊九一家和楊博文,外加地方官員。蔣家大兒子和顧小三、彭先作為跑腿代表也擠了進去,一屋子滿滿登登。
眾人敘了一會兒家常,彭先就提議:是不是上了酒菜慢慢說?
這話本應該蔣家大兒子說,怎奈這個事都是彭先一手操辦,蔣家失去了話語權。
蔣有田不敢做主,問楊博文道:“親——家,是不是先開席?”
楊博文轉頭問楊淩:“讓他們開席?”
楊淩隨口安排彭先:“那啥,彭先,屋裡炕上一桌,地下一桌,都坐家裡大人。小孩子去外面做流水席。”
“好嘞!”彭先顛顛兒去安排了。
楊燕營養不.良,雖然十二歲了,還是單薄瘦弱,心理上也是孩子一般。她拽一下楊淩衣襟,有些忸怩問道:“哥,我算小孩子還是大人?”
楊淩揉了揉楊燕的頭:“你和爹孃坐。”
楊淩想起幾年前三星觀,十二歲的藍珊已經是風采照人,階級差距讓兩個人人生差距也無限放大,真是讓人痛惜。還好以後可以好好照顧妹妹,不用她再過慘淡的日子。
楊燕更加忸怩,紅著臉半天才道:“讓小三哥也坐一起吧。”
楊淩瞪了一眼顧小三有些不高興:你看人家譚木的愛好多好,就是在大門口站崗,你你你......
蔣蘭道:“小三你過來,叫姥爺姥娘。爹,娘,小三是楊淩的結拜兄弟,我們的乾兒子,比親兒子還親,咱家裡人吃飯,可不能去外面。”
得。楊淩覺得虧得沒來得及開口,不然還得鬧個燒雞大窩脖。看來顧小三家庭地位提高太快,必須加大打擊力度啊。
老蔣夫妻不糊塗。看顧小三坐楊燕身邊,就覺著可能是有說法,對顧小三也熱絡起來,楊淩還沒來得及想出歪主意打擊顧小三,自己倒是先晾在一邊了。
喜歡風起三晉請大家收藏:()風起三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