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見河朔將兵驕惰,不練陣敵軍,百無一用。
其軍糧粗不堪食,需用簸萁旋顛,僅得其半。
又多在遠處,將輸費力。
軍器甚缺,雖於大名、開德支到,封椿各件不足、或不適用,至於得地版築之具並城戍守禦之物悉皆無備。
蓋河朔二百年未嘗講兵,一旦倉促,責備頗難。
臣近聞易州軍民萬人延頸引兵以獻城壘。
又西兵未來,未敢出應,致彼復疑。”
宋徽宗見了奏摺,才知道河北禁軍竟然如此不堪。
原本那開國之初,可以和遼軍精銳硬碰硬的強大邊軍已經變成了這個樣子。
兵員老化,不練軍陣。
整天吃摻了土的糠,軍器裝備也不全。
連守城用的武器都沒有。
易州都出城投降了,他們都不敢去接受。
這打起來怎麼能行?
只是他現在也沒辦法幫童貫立刻解決問題。
索性童貫手裡還有十萬西軍。
應該足以應對當下的情況。
這些問題,可以等童貫回來再慢慢解決。
徽宗如此想到。
童貫寫這篇奏摺也不是相讓趙佶給他解決問題,只是發發牢騷罷了。
過後不久,他便再度召集西軍諸將。
匯聚帥府商議進軍之事。
童貫坐在主位。
其餘兵馬按東西路分為兩邊。
一邊是以种師道為首的東路軍。
一邊是以辛興宗為首的西路軍。
和冼也在場旁聽。
童貫道:“本帥正欲進軍,諸將有策,速速獻來。”
喜歡水滸真說請大家收藏:()水滸真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