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兵團交戰的時候只要陣型一潰散,剩下的基本就是單方面的追殺了。
呼延灼以鐵索將戰馬連環。
這樣即使有人馬術不精,也會因為鐵索的牽引而與左右兩騎保持相應的距離。
即使有人心生畏懼,也會因為鐵索的力量而無法躲避,只能硬著頭皮衝上去。
這樣的陣型,就像三十人一起玩兩人三足,互相把腳綁在一起,到時候不是一個人說停就能停的。
衝鋒起來必定是一往無前。
唯一的缺點就是一旦倒了一個,就會連累其他與其相連的戰馬。
呼延灼的軍隊里根本就沒有弓弩手,這些連環馬本身就自己擔負了火力壓制的任務。
三十匹一組,共計十幾噸的龐然大物飛奔衝擊陣線,光是衝擊力就能把前線的步軍砸的人仰馬翻。
呼延灼是把人人當成寶貝的具裝騎兵當成炮灰來使。
待前線敵軍步軍陣線被騎兵衝亂,此時後面跟隨的步軍就能趁機從馬軍撕開的裂口處殺進敵軍的陣線,進一步擴大裂口,直到對方的陣型完全崩潰,皆下來就是屠殺。
這種戰術沒有特別高的技術含量,但很好用。
另外還有兩個擅用此法的偉大軍事家。
一個是明成祖朱棣,一個是拿破崙。
總結就三步,先用槍炮轟,然後騎兵衝,最後步兵上。
只是宋朝沒有火槍大炮罷了,火力壓制只能用弓弩。
次日,梁山軍探得了呼延灼率兵出營的訊息。
還在老地方等著呼延灼過來。
兩軍對峙,呼延灼二話不說,只將令旗一揮。
前方的步兵,分列兩陣。
後方出現了三千鐵索連環的具裝騎兵。
他們以三十人為一隊,共計一百隊。
從遠處發起衝鋒,朝著梁山陣線直衝而來。
騎兵正面衝陣,唯一的難點就在勇氣。
而鐵索連環之下,懦夫也不得不往前直衝過去。
梁山前面的長槍手一個個都握緊了手裡的長槍,頂住了身前的大盾。
他們一個個滿頭大汗。
試問誰看著數千具裝鐵騎朝自己衝來心裡能不害怕。
長槍兵確實剋制騎兵,但前提是要在密集陣型之下,騎兵正面衝擊長槍兵的陣型。
才能在戰損上佔便宜。
畢竟長槍兵成本低廉,五換一都不虧。
但陸陽手下最缺的就是人,多死一個他都難以接受。
“徐教師,看你的了。”
喜歡水滸真說請大家收藏:()水滸真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