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地,呼延灼奮力揮舞銅鞭蕩起了秦明楊志的棍槍。
叫上彭玘,兩人撥馬便回。
韓濤在陣裡見前方鬥將失利,立刻指揮部隊前壓,先把呼延灼和彭玘接了回來。
呼延灼嚥了口氣,他方才已經看到了梁山軍陣。
“傳令下去,後退二十里下寨。”
兩元副將問道:“將軍為何要退,我等麾下八千精銳軍士,直衝過去將賊寇砍殺殆盡便是。”
呼延灼說道:“今日我軍已行軍了大半天,人困馬乏。梁山賊寇以逸待勞,此時交戰,與我軍不利。再著,我軍方才鬥將,雖未被陣斬,但卻明顯處於下風,軍士們士氣低迷,也不是交戰的時機。”
“將軍高見。”
陸陽見官軍沒有上頭衝鋒,反而是後隊變前隊,一邊警惕著梁山的動向,一邊緩緩後退,直到二十里後才安營下寨。
公孫勝說道:“這呼延灼不愧是將門之後,為人謹慎,頗通兵法,要讓他中計,只怕沒那麼容易。”
陸陽也點頭,傳下命令,收兵回寨。
呼延灼大帳,韓濤彭玘二將也在此處。
“斥候打探到高唐州的訊息了嗎?”
韓濤說:“啟稟將軍,梁山的斥候精銳異常,我軍的探子完全過不了梁山的封鎖。現在對高唐州的情況還是一無所知。”
呼延灼點頭道:“有時候,不知道,反而是一種知道。”
彭玘很疑惑:“將軍是什麼意思?”
呼延灼說:“高唐州若是已經失陷,他們就不會花那麼大的代價去封鎖探哨了。所以高唐州現在肯定還在堅守,只是被梁山打成了瞎子聾子,不知道我們已經到了。”
兩人也點頭同意。
韓濤又問:“那我軍該如何取勝?”
彭玘說道:“那梁山兵馬,說到底就是一群草寇而已,明日出陣,將甲馬放在前面,定可一衝而下。”
呼延灼道:“這個我已有安排,叫三千馬軍排成三排,每三十匹一連,中間以鐵索連環。衝鋒時先以弓箭壓制,近前了便使長矛直衝進去。將三千連環馬分作一百隊,只要把梁山步兵陣線撕開一個口子,後面跟著五千重甲步兵在混戰之時便能將賊寇捕殺殆盡。此外,明日不可鬥將,臨陣便分三路衝擊,我局中,你二人分領左右包抄。”
“小將遵命。”
呼延灼的計策十分簡單,但卻是一種特別有用的打法。
簡單來講就是先用遠端武器壓制敵軍,然後一大批次的騎兵衝擊敵軍陣線,不求殺傷多少,只求製造混亂,最後步兵一擁而上,徹底擊潰對方的陣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呼延灼麾下全都是武裝到面具的具裝騎兵。
馬上人披鐵甲,只露一雙眼睛,胯下馬披馬甲,只剩只露四蹄懸空。
騎手和戰馬連帶裝備的重量至少超過千斤。
騎手配備弓箭,長槍和盾牌。
中間以鐵索相連。
這樣做的優勢和劣勢都很明顯。
大兵團作戰最重要的是什麼?
武器裝備,身體素質或者武藝的精湛程度?
這些都是小道。
參戰的人越多,紀律、勇氣和陣型就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