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不想解釋什麼問題,但有些讀者鍥而不捨,影響到雪梨心情了,雪梨不得不說。
第一個問題,第三十二節三個創意,有讀者覺得很低能,侮辱了他的智商。
雪梨講個故事。
哥倫布發現美洲後,回到葡萄牙還是西班牙,記憶片段缺失不想百度)。
上流社會的成員嘲諷他,說發現美洲沒什麼大不了的,他們也能發現。
哥倫布只是笑笑,說了一句話:“很多事情都非常簡單,只是在第一個人做完之後。”
依此類推到三個創意。
雪梨也只能笑笑。
馬後炮多簡單!
做數學題的時候一邊看答案一邊做多簡單,沒了答案你試試?
所以看了答案之後的讀者開始沾沾自喜,說什麼幾個創意侮辱了他的智商。
雪梨只想說,就你這智商,附魔二百五十的智力卡都不夠用!
這也是昨天出現的某位鍥而不捨的專門找茬的傢伙提出的問題,並且以此為例,說雪梨的書誤導讀者,犯了常識錯誤。
我不想解釋,今天還呵呵我。
雪梨都不想多說一句話打你臉,自己感受我講的故事罷。
後來這位讀者還恬不知恥的抓問題。
比如:有系統在,主角調情和啪啪啪的時候不會覺得尷尬嗎?
——所以我刪你書評,不想回答你是照顧你的尊嚴,你何必再湊上來自取其辱?
第二個問題。
就是碳十四那裡。我寫的沒一點問題,除了把時間壓縮短了。
什麼誤差兩三百年啊,什麼要把文物切一半下來檢測啊……
說得言之鑿鑿,還打上表示強烈譴責的感嘆號,以表示自己說得多麼正確。
心累。
那一部分完全沒問題。
如若不信,自己翻看專業書,不要不懂裝懂。
雪梨知道怎麼計算年份,因為我們專業要用,雪梨現在還能畫出來碳十四放射性的衰變曲線走勢圖,如果專業上要用,我知道怎麼分割槽段用電腦畫圖,然後一幀一幀的分析年份。
有些讀者純粹是找存在感,專業書不看,科普書籍不翻,硬靠自己歪歪,歪歪了還一臉理直氣壯,自以為是的在章節說裡大放闕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