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為何南郡公桓敬道二十多歲便官至太守,仍然心懷不滿,要辭官不做的原因。
實際上,造成這一現象的源頭,還是在漢朝時,以前都有領土封地的諸侯士大夫階層消逝,從中央到地方選官任官主要看懂不懂儒學,是否掌握一門經籍。
有條件的讀書人家,世代相傳,子子孫孫都是讀書人,便不斷出仕做官。沒有條件的其他階層,掌握不了先進文化,便沒法進入士大夫階層。
比如東漢四世三公的袁紹、袁術,其家汝南袁氏,世傳《孟氏易》,為東漢名族。
再如弘農楊氏,世傳《歐陽尚書》,自楊震以後,四世皆為太尉,家門隆望千年不絕。
篡了曹魏的河內司馬家,世傳《禮》經,晉武帝司馬炎曾言:“吾本諸生家,傳禮來久”。司馬家以名教禮節自守,最是看重禮法。
而魏武帝曹操,出身閹宦之家,極難得到世族的認可,便一力主張唯才是舉,想要提拔寒士打破世族的壟斷。最終胳膊也沒能擰過大腿,其子曹丕為了做皇帝,只能聯合高門望族,提出了九品中正之法,才如願稱帝。
當今吳國皇室孫家,從漢朝時起就世代在吳郡做官,也屬於世家望族。
而吳郡陸氏,前吳國時出過陸遜、陸抗父子兩代宰相,其祖先在東漢光武帝時便官至尚書令,當然也是一等世族。
是以張貴人認為,陸英如果是陸氏子弟,則為官為將易如反掌,反之則難如登天。
陸英少年人,並無意高官厚祿,貪圖安享富貴,只願能為國為民做一些該做的事,便心內自足。
坐至未時,貴人們疲倦,便令楊子敬、陸英、朱琳琳三人自行離去。楊子敬憂心忡忡,草草與陸英二人別過,即回府不提。陸英、朱琳琳沿街散步,說些閒話。
陸英問道:“這幾日府中用度僕役都安頓完備了嗎?若是有什麼遺缺,儘管告訴我。”
朱琳琳笑道:“都齊備了,不缺什麼。你一個小道士,縱使真差什麼東西,又能上哪弄來!”
陸英點點頭,一揮拂塵言道:“貧道身無長物,當真沒什麼好東西給朱小姐。此刻想來,不如方才認了尚書令這門親,好歹在朝中混個一官半職,那時再說這話,顯得更有誠意一些。”
朱琳琳見他作怪,斥道:“你要真胡亂攀親,折節求官,本姑娘再不理你,憑你有金山銀山,我朱琳琳又怎看在眼裡!”
陸英開懷笑道:“可惜呀可惜,在下並非出身高門,做不得高官,與其寄人籬下,還不如當個逍遙道士的好。將來娶個娘子,生一窩小道士,必也快活得很!”
朱琳琳道:“娶一個只怕不夠,什麼女道士、女僧人的,何不多娶幾個?生下來愛做道士就做道士,愛做和尚便做和尚,更是快活!”
言罷冷哼一聲,徑自快步離去,留下陸英北風中零亂不知所措。
喜歡八關鎖鳳邑,公子褐裘來請大家收藏:()八關鎖鳳邑,公子褐裘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