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拙,這次我可是從凌天真人那裡聽說了,你這次不僅從入魔之中醒了過來,好像還有了別的收穫?”
確定了殷若拙再無任何後遺症之後,管事長老終於對他的修為關心了起來。
因為他發現,這一次,他好像再也無法看清殷若拙的底細了。
雖然這種情況早就存在了。
但是,像今天這樣,連一丁點都看不出來的狀況還是頭一次。
要不是清楚殷若拙的修為,他都誤以為殷若拙是更進一步了,可想想就知道這不可能,想當年他可是花了差不多三十年的時間才從抱元境巔峰突破到無漏境,李如海比他好得多了,但也花了差不多十五年。
而滿打滿算,殷若拙在這個境界只是停留了五年,還早得很。
對於凌真人的話,他們也只是誤以為殷若拙又在劍道上、或者在其他方面有了新的感悟,這對於比武來說,無疑是更添了一份勝算不是。
多多少少也彌補了因為受傷而導致的不足。
“啟稟長老,我的確是有了收穫,這也算是不破不立吧,在抱元境巔峰停留了五年之久,終於僥倖突破了。”
殷若拙本以為自己說出這番話之後,兩人會露出震驚的表情,可令他沒想到的是,不僅是李如海看向他的表情逐漸變得難看,就連管事長老也是一樣。
似乎是沒有聽清,管事長老再度發問:“若拙你剛才說什麼?你說你突破到無漏境了?”
“沒錯,長老,當時我從入魔之中清醒過來之後,因為身體傷勢太過糟糕,便混混沉沉的睡了過去,等我睜開眼之後便發現自己突破了。”
他不太清楚二人為何是這種表情,自己突破了不應該是件好事嗎?
如果只是李如海一個人的話,那倒可以說得過去,但連管事長老也是這般神情凝重,那就說明,事情似乎沒自己想的那麼簡單了。
“長老,可是有什麼不對?”
良久,管事長老長嘆一聲。
“也許這就是天意,也怪不得你。”
管事長老也沒藏著,把自己的擔心全都說了出來:“眾所周知,修行之路不能一味求快,還要求穩,尤其是根基,一定要紮實,萬不得有一丁點馬虎,其中最重要的階段就是從抱元境到無漏,你可知這是為什麼?”
“因為從無漏開始,就開始慢慢對肉身進行淬鍊,以至能夠達到斷肢重生的地步,為突破生死境做好完全準備。”
殷若拙根據自己的理解,將其中的關鍵處說了出來。
從踏上修行開始,人們在不斷吸收外界靈氣的時候就開始有意無意的對身體進行改造了。
但是還達不到突破生死境需要對肉身的要求,所以無漏境界說白了就是不斷作死的過程,不斷的開始對身體進行毀滅,然後重組。
週而復始,以致有一天將全身上下都淬鍊個遍,再無一處錯漏,這才勉強達到了突破的條件,當然,還需要其他的條件,這點暫且不談。
但是,對身體進行淬鍊也不是一般人想做就能做得到的。
光有毅力和勇氣還不行,還得需要一些硬性條件。
而要達到這一點,那就需要在抱元境階段努力了。
之前也提到過了,不同的人突破元丹需要的真氣並不一樣,有些人積累的量比其他人來說少多了,但是因為身體極限的不同,需要的量也不一樣。
在這個階段,並不是求快,而是求穩。
凡是有師門的人都被被這樣告誡,能夠儘量壓制住自己突破的衝動,那就一定要壓制,只有到了再也壓制不住的時候才能突破。
為何?
還不是為了在無漏境階段可以更好的淬鍊身體嗎?
根基越穩,以後越厲害,潛力越高。
在突破過程中,丹鼎元氣會外洩反哺肉身全身各處,積累的量越多,可以反哺的程度也就越高,肉身的活性、生命力也就越發頑強,日才能在無漏境界淬鍊的時候堅持得更久一些,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可聽到殷若拙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做出突破了,他們二人心情能變好那就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