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章 破壞 (第1/2頁)

推薦閱讀:

諸位!

王允沉聲道:“董卓對蔡邕可謂是寵信之極,三天曆經三臺,這可是大漢自建立以來也沒有過的。蔡邕感恩戴德,必然效犬馬之勞。這個主意一定是蔡邕出的,也只有他有這個見識。蔡邕有才學,如今又有董卓為他撐腰。一旦這個制度推廣開來,必然會影響到士族的存亡。就算我們制止了這一次,下一次蔡邕又起了什麼么蛾子,我們仍然處於被動。為今之計,必須除掉蔡邕,斷掉董卓身邊的這個智囊。”

眾人忍不住有些面面相覷。

雖然他們也覺得蔡邕有嫌疑,但沒有王允這麼堅決。

再說蔡邕可是當朝名士,讀書人中的翹楚,弄死他豈不是要得罪天下讀書人?

咳咳……

楊彪咳嗽了幾聲:“王司徒,當朝董卓召伯喈先生的時候,他是拒絕的。後來董卓威脅要殺了他全家,伯喈先生才不得不出仕。他是讀書人,不太可能幫董卓出這等釜底抽薪的主意吧。再說了,伯喈先生也是出自士族,他沒有理由做對不起士族的事情啊。”

其他人的想法跟楊彪差不多,當下紛紛點頭。

一來弄死蔡邕的風險太大,二來他們主要的敵人是董卓,王允這是捨本逐末。

王允皺了皺眉,他發現這些人有些鼠目寸光。

董卓不過是個泥腿子而已,就算讓他掌權最多也就是下一個何進。

何進最終不還是被文臣給坑了?

但蔡邕不同,他可是文人,代表的是讀書人,若是他死心塌地的幫助董卓,後者必會如虎添翼。

蔡邕一天不除,董卓就一天安穩。

為了除掉董卓這個禍害,蔡邕必須先除掉。

“諸公!”

王允抱了抱拳,道:“該說的王允已經說了,如果諸位不認同的話,王允也只能說聲遺憾了。”

說著轉身就要離開。

豎子不足為謀,既然他們畏首畏腳,那就沒有再商談的必要了。

就算袁隗指望不上,王允手上還有太后和劉辯這個籌碼。

請留步!

就在王允即將離開的時候,袁隗站了起來,大踏步走出牽住了他的衣袖。

“王司徒言之有理,蔡邕不能留。此人有才學有名聲,有他幫助董卓,對我們威脅很大。這件事包在老夫身上。不過這也不急於一時,眼下最要緊的還是群英會。”

袁隗也意識到了蔡邕的威脅,但這個人是個書呆子,想法很好往往脫離實際,所以他還真沒怎麼把這個人看在眼中。

王允也有些誇大其詞了,如果不是為了他身後的那些忠貞大漢的勢力,袁隗也懶得挽留他。

聽到袁隗這麼說,王允這才停下來腳步。

“群英會的事情好辦,董卓不是想透過比武招攬人才嗎?我們就可以在這件事上做點文章。他想辦那就讓他辦,只要咱們能讓這個大會向著董卓不利的方向發展,他必然會打消主意。”

王允獻計道。

不利的方向!

眾人有些不解。

什麼才是不利的方向?

王允微微一笑,低聲說了幾句。

袁隗雙目忽然一亮,連連拍手。

“妙計,妙計。如此一來,董卓必然不再相信會試取才的渠道,我等也就高枕無憂了。”

他再次抱了抱拳:“司徒大人手段高明,老夫佩服至極。”

袁隗最擔心的就是董卓想透過群英會的實驗推廣會試取才的辦法。

但王允這條建議必然能夠打消董卓的想法。

不敢!

王允也抱拳還了一禮。

“還望太傅大人早做打算。”

最新小說: 冥王逼嫁:驅魔少女,Go! 紅樓後續 渡邪錄:翡翠夢境 太歲官婿 大唐第一臣 水滸大潑皮 北胤前傳 八關鎖鳳邑,公子褐裘來 最強猛士之漢末崛起 布衣小書生 抗戰之扞衛者 大唐:從為李二批命開始 大唐:開局熊孩子,舉報親爹李二 三國之重生劉莽 宋吹 奇門現代錄 謀略南陳 裂石響驚弦 三國之執掌天下 漢末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