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許星河之前的行事來看,大概不會走程聖一脈的路子,若是另闢蹊徑,怕是要需要個兩年或者三年。”
女帝忽然轉頭看向陳宏義,竟然破天荒地露出了微笑。
但是這微笑當中透露著一絲深意。
“朕記得,陳愛卿之前好像也是走的程聖一脈的路子……”
若是一般人聽到這裡,立馬會被嚇得跪在地上求饒了。
現在站在女帝身後是當初的熱血大儒,三千兵甲鎮壓邊境的陳宏義。
只見陳宏義笑道:“陛下這是哪裡話,雖說老臣入大儒是按照程聖之道走的,但老臣始終記得,老臣先是大漢子民,然後才是文宮大儒。”
女帝點了點頭:“不愧是陳愛卿,說話就是如此正氣,若是放在其他人身上,此刻恐怕已經跪地求饒了。”
陳宏義微笑不語。
“若是許星河明意今日明意成功而且並非是程聖之意,讓翰林院之人提前接榜,明日宣試子入朝。”
……
與此同時,許星河與文書空間當中坐下來開始思考,已進入到了忘我境界。
許星河一直在腦海中翻閱之前所看過的歷史典籍,儒家經典。
若是學習他人之路,這對許星河來說無可厚非。
畢竟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幾乎沿用至今。
並不是說他提出了一個觀點,自己就要照抄。
而是要學會去理解裡面的意思。
他一直在思考這一句話。
天行有常,人可制天命而用之。
許星河一直在認真的解析,並且去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才能夠真正的做到明意的境界。
進入到空間之後,許星河便與書生交流過。
明意便是將意義傳達與天地讓天地知曉。
這一句話看起來朗朗上口,也能逐字去拆分。
當時在理解其中的意思的時候,便會讓人覺得生澀無比。
何為天命有常,人可制天命而用之。
其中每個的最為關鍵的便是天命與可制天命這幾個字。
天命有常,惟有德者居之。
天道運轉的規律就如同一天十二時辰,一年四季。
春去秋來,寒暑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