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官來杯飲子,清涼去火啊……”
“大爺,給孩子買個糖人回去?”
袁遲等人從中走過,吆喝叫賣聲不絕於耳。
三人都很驚訝,白雲縣的景象和之前去過的縣城大不一樣。
百姓們居然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回來了,而且城內屋宇儲存得這麼好,很少見到要重建的。
事先接到口信的顧刺史在州衙門接待了袁遲。
顧刺史讓衙門裡的小廚房多做了兩個菜,招待袁遲一起吃個便飯。
“袁將軍和將士們長途奔波,辛苦了,多虧將軍神武,將靡婆人驅逐出境,還嶺南太平。”
顧刺史敬了袁遲一杯。
袁遲飲了酒,感嘆:“若是能再來早些就好了。”
二人在京中從未有過交集,年齡也差了一輩,但席間說話還算投緣。
袁遲問及白雲縣為何不像受戰禍的樣子,顧刺史摸著鬍子笑:
“我們潯州有寶地。”
顧刺史簡要說了事情因果,宋縣令規劃將白雲縣的百姓轉移到黑山鄉,而後大家在黑山鄉共同禦敵,逃過一劫。
“阿那羅真的三次率軍進攻不曾攻下?”袁遲目露驚疑。
靡婆的實力他親身體會過了,絕非烏合之眾,可小小一個鄉,竟然能擋住靡婆軍隊的攻勢,甚至能生擒阿那羅。
顧刺史語氣中頗有幾分驕傲:“黑山鄉與尋常鄉里有幾分不同,再加上天時相助,故能成事。”
袁遲想起來了黑山布和黑山墨:“黑山布和黑山墨可是此處所產?”
顧刺史頷首:“正是。”
袁遲心中生出好奇:“顧刺史可否帶晚輩去看看?”
顧刺史:“自然可以。”
次日晌午,袁遲跟著顧刺史去了黑山鄉。
因袁遲不想因自己的身份嚇到山野村民們,他特意請顧刺史不必告知鄉里,微服尋訪便可。
顧刺史坐在馬車裡,而袁遲只扮作一個騎馬的護衛。
他們走到黑山鄉的入口時,袁遲看見兩側形成的天然峽谷,點頭道:
“果然是易守難攻之地。”
同時又道:“但此處偏僻,早年在此落腳的山民出山也不容易。”
因為山崩造成的小土包還堵在入口處,鄉里暫時還沒騰出人手來劈開一條道,顧刺史的馬車就停在了小土包外。
幾人一起步行翻過小土包。
顧刺史是黑山鄉的熟面孔了,尤其是前段時間天天待在黑山鄉里,和鄉民們關係近了不少。
路上的人見到顧刺史都笑著行禮:
“見過顧刺史。”
“顧刺史是來尋郝鄉長的麼?我們去叫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