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哪裡制的不重要,關鍵是這墨錠可以讓家中在外的孫輩拿去送禮,打點人情。
要是送給官學的博士們,這可比金銀之物送出去好看多了。
顧言當即就去黑山食肆找到了郝仁。
顧言與郝仁聊了一會兒,對這個後輩極為欣賞,甚是投緣。
若非郝仁已經成親,他都想把郝仁招進自家做贅婿了。
顧言剛開口要買墨,吳富貴就進來競價。
兩人從四百錢抬至了八百錢。
郝仁坐在茶桌後,緩緩地給面前兩人斟滿了茶。
他千算萬算也沒算到,知知在書院唸了幾日書,就引得人來競價買墨了,還直接給這墨取了個“黑山墨”的名字。
郝仁請顧言和吳富貴都坐下:
“兩位都不必急,我們村現還有二十餘笏墨錠,可先賣給兩位。”
“接下來每個月都會有一批新墨,可提前訂貨,量大從優。若需加金箔、麝香等物,價格另議。”
“二位意下如何?”
顧言和吳富貴都頷首。
“好,老夫可以今日就交定金,訂二十笏。”
“郝兄,在下訂五十笏。”
咚咚咚——
敲門聲又響起了。
這回是滿臉喜氣的李掌櫃,激動地走進:
“郝村長!賣光了,都賣光了!”
“我要訂一百笏!”
……
第一批試水的墨錠在白雲縣受到好評。
有些幸運的文人在筆墨齋買到第一批黑山墨後,驚喜地推薦給同窗友人。
不少人都去縣裡賣筆墨的鋪子問有沒有黑山墨。
更多的店家得知了黑山墨,都紛紛打聽何處能進到黑山墨的貨。
蘇知知的好幾個同窗家也想買墨,還問蘇知知有沒有同窗特殊優惠。
柳山長和幾個夫子們則已經搶先一步,去黑山食肆找郝仁訂了墨。
這種情形下,良民村連夜召開會議,將制墨提上優先日程。
經過討論後,大家做出三個決定:
一、就用知知取的名字“黑山墨”做招牌,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