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自己又一次被套路了,許琛扭過頭不想理人。
“這可怎麼辦,”廖以辰好像還為難起來了,又很快給自己找到了破解之法,“那隻好今晚再麻煩許老師等我一起回去了。”
許琛都快被他語氣裡那股無賴勁兒給氣笑了,搖了搖頭。
光是要賴著他一起回家還不夠,下午兩節課剛上完,廖以辰掐著時間打來了電話。
“上完課了?”語氣很確定的樣子。
許琛狐疑:“你怎麼會知道?”
“我背了你這學期的課表。”
“……”許琛腳步頓了頓,心想這人肯定是要自己過去接他,但故意不順著他說,只問:“打電話來怎麼了?”
“我好像把一個工具包落在車裡了。”廖以辰心情很好的樣子,“老師今天下午沒課了吧,能麻煩你給我送過來一下嗎?”
果然,心眼多的人總是能提前埋下各種各樣叫他無法拒絕的伏筆。
許琛還是第一次來體院的箭館,把車開到體院外停下,找人問了問才摸到路怎麼走。
其實招射箭特長生的非體育類高校並不多,新大有這個慣例,還是因為以前特招過一個獲得過奧運冠軍的國家隊運動員,於是招射箭特長生的習慣也就此保持了下來。
而他平日裡也不是一個關注體育的人,除了大學時期愛好過一段時間的籃球,畢業之後,就幾乎沒有時間運動了。反而因為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讓身體添了不少毛病。
新大的箭館分室內和室外,室外的射程要遠一些,而室內的則比較基礎,還開設了教學專用的十米射距場地,可以對外開放,但畢竟這運動還是小眾了點,許琛到的時候,整個箭館並沒有什麼人。
許琛在室內場地找到了廖以辰,把東西遞給了對方。
“謝謝。”廖以辰說。
“這是什麼?”許琛好奇地問了一句。
因為廖以辰落在車裡的東西只是個小包,僅有一個手掌那麼大,拿在手裡沒什麼重量。光看外表,也讓人猜不到這是什麼必要工具。
很快他就得到了答案,廖以辰開啟包,從裡面拿出了幾樣小物件。有的他見過,比如護指墊、弓稍保護墊,最讓他不解的是一根墨綠色的和運動鞋鞋帶沒什麼區別的繩子。
“這是護弓繩。”廖以辰一直觀察著他的神色,適時地解釋道,“反曲弓在持弓射箭的時候,為了更好地保持手臂鬆弛而使得技術動作不變形,其實不是用手掌抓握弓把,而是掌心朝下,用虎口的位置推弓。”
“也就是這樣。”
一邊說,廖以辰一邊裝備齊整親身示範。
——他手指靈巧地把那根繩子在拇指上繫了個圈,然後握住弓,繼續拉過繩子在食指上也繫好一個圈。
“這樣就能牢牢把弓控制在虎口和繩子圍成的圈裡,即使不收緊手指,也能保證弓不掉落。”
解釋清楚原理,廖以辰的動作依舊沒有停下,他緩緩抬臂、推弓、拉弦、瞄準。
一支箭破空飛出,弓弦顫動,弓自然下旋。
許琛的視線從不遠處的箭靶聲收回來,落在少年的側臉上。
要不都說任何人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裡是最容易散發魅力的,安靜的箭館內,下午陽光透過玻璃窗照在年輕人微微汗濕的發梢,運動護額下一雙神采奕奕的眼睛,有著令人嚮往的活力。
許琛一時間看得有些失神。
沉默間,廖以辰已經重新搭好一支箭,卻翻轉手腕,朝許琛遞了過來。
“要試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