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秋跟著他們一起進去,末了,看了眼外頭傻站著的曹旻,還是出來好心的招呼。
“曹兄,快進來。”
有人給臺階,曹旻也不鬱悶了。一起進去,就見一雙雙眼睛盯著他,不,是邊上的文秋。
陸徽瑩開口,梧桐鎮的事情他實在想不通,覺得其中有許多事情,“陳大寶的事情你沒有說清楚。”
“說了又能怎麼樣,梧桐鎮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他想怎麼辦就怎麼辦,就和之前說的一樣,陳大寶就是梧桐鎮的土皇帝。他從小在陳府長大,陳大寶在他心裡如同生父一樣去敬重,但事實,他的父親卻要殺了他。
那些人,他一眼就看出來,是陳府的雜役。
心中淒涼,文秋沒了一絲的文人風骨,蹲坐在院前的臺階上,看著綠意蔓延,夏日卻如秋冷。
曹旻和黃珍立在一邊,神谷外的事情他們不管。
陸五郎聽不懂這些,他心中只有自己的醫術,這官場之間的三三兩兩,聽的他糊塗。
“追殺文秋書生的是陳大寶?”他驚訝的大叫,“怎麼可能,那不是人人稱道的好官嗎?”
之前不還是大家都稱讚他修路,為民欺君。
說句實話,陸老五覺得如今朝堂都是虛偽之輩。說著清廉,暗地裡幹過的齷齪事也不在少數。陳大寶雖壞,但擺在明面上的就是愛民如子,而且確確實實做了許多好事,怎麼都算不上什麼土皇帝吧。
文秋嘲笑,好官,他要是好官這天底下就沒有壞人了。
事情要說陳大寶上任時說起,當年梧桐鎮窮困一方,百姓只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要想出去,就是最快的馬車也要行駛兩三天。路沒修好,鎮子裡窮的根本沒有馬匹,就連牛也只有一頭。
世代都沒有人想要走出去。
陳大寶來時,看到如此景象,心中感慨萬千。或許當時的他是好官,想著做的都是實事。叫民眾開墾荒地,組建獵戶大隊,分成春秋圍獵。
海中捕魚再養魚,更是花大量的精力修路。文秋的生父是陳大寶多年的好友,也是一腔抱負,修路一事算是他去促成的。天有意外,文父在勸說一家老人時,被他兒子打死。
那家人自然獲罪,路也得以繼續修建。陳大寶那時將文秋接了過來,好生養著,當作自己的兒子。
“他或許先前是好官,但人總是會變。”文秋帶著一絲的怨氣,鬧著這樣還要從陳大寶家中痴傻的孩子說起。陳家小兒先天不足,陳大寶為此廢了極大的心力,卻怎麼也治不好。但在他心中,陳家不能無後,於是利用文秋,讓他去相親騙婚。
當時他並不知,以為陳大寶真的為了他,歡天喜地而去。到成親那天,進新房的不是他。女子事後知道真相,覺得屈辱,跳井死了。陳大寶掩蓋真相,將他送去別的鎮子裡。
文秋說罷,愧疚的低下頭。
這就是導致他們養父子生出嫌隙的原因。
後來清歌書院要成立,梧桐鎮缺少先生。而他被人冤枉,在別的鎮子上待不下去了,只能回來梧桐鎮。
陳大寶當時知曉,讓他來清歌書院。
對養父一直崇敬的他,也打算放下恩怨。直到,他到清歌書院,才發現陳大寶陽奉陰違。
上頭派發而下的銀款,被他足足貪墨了一半。不僅如此,他勞役百姓,用低廉的價錢讓他們幹活。甚至還打算書院成了以後,用它來斂財。
最可怕的,文秋緩緩抬起頭,“書院要招收女學生,強制在五名裡。陳大寶說,他要在這裡頭挑選最好的給我那痴傻的大哥。”
選妃。
陸徽瑩無意識就想到了這個詞,無怪乎文秋會說陳大寶是土皇帝。
“幾位郎君,娘子,我已經說出所有知道的事情,那之後陳大寶會怎麼樣?他會被繩之以法嗎?”文秋緊張的詢問,他迫切的想要知道陳大寶的結局。
陸徽瑩並未做肯定回答,只是說這件事已經上報給了長公主,看到信後,她一定會派人來這裡調查清楚。
文秋意識到,眼前的這些人恐怕都是身份極高的人。
他雙腿忍不住發抖,他們到底是什麼人。
安置好文秋,陸家三兄妹圍坐在一起。
“小妹,他說的話你都信?”陸老五咂了下嘴,文秋這人面相上不靠譜。尤其,聽他說,這陳大寶是他多年的養父,吃陳家的喝陳家的,總有恩情。不勸著養父一起改邪歸正,反倒背地裡落井下石。
總之,怕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陸老五卻有著不同的想法,安國就是需要多一點文秋這樣大義滅親的人,難道出生於淤泥之中就不能同蓮花一般高潔了?
“三哥,沒有證據,最好是誰都不信。”老五低著頭,他說的不錯,如今聽到的不過是兩方較量之詞,根本沒有一點證據證明兩人誰說的是真的。就像是昨日的刺客,沒有抓到人,也不能證實就是陳大寶派出去的。
不過陳大寶有嫌疑,文秋可能隱瞞了什麼,但梧桐鎮這些年所經歷的應該不差。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