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愛國的思想能結合個人的理想;
當對國家的大義能取代個人的小義;
當對民族的感情能壓倒個人的感情!
那麼,再加上豐厚的條件,為什麼不選擇另一條同樣能實現理想的道路?
到那個時候,於遠的鋤頭,挖起馬老師的牆腳,會不會一挖就倒?
......
吃過午飯,於遠一行人又登上了八達嶺長城。
於遠照樣登上一個烽火臺後,就沒有再前行。
馬老師夫妻和韓敏先生同樣陪在於遠的身邊。
於遠笑著對韓敏先生說,“先生,我知道您的人物和花鳥畫都是華潤、精微又富有詩意,從中能看到先生一直保持著一顆赤子童心,讓人欽佩!”
“我建議先生可以嘗試畫一畫我們華夏的建築、山水,我們遠方旗下的清遠酒店集團,很快就要進軍海外,我到時候想把您和像您一樣的國畫大師的作品,作為宣傳我們華夏藝術的一個組成部分,不知道先生願否?”
韓敏先生激動地說,“於總,那我是不甚榮幸啊,鄙人如果能為宣傳我華夏貢獻一點力量,我心願足矣!”
於遠,“先生、馬老師,你們和嫂子叫我小遠就可以了,正式場合,我不強求,但這種私人場合的交流,你們這樣稱呼,讓我汗顏啊!”
馬老師哈哈大笑,“那好,小遠,等你和我談正事的時候,我再叫你於總!”
他們幾個人就在烽火臺聊天,其他人在參觀過長城的雄壯巍峨後,也陸續集中到他們身邊。
於遠笑著問大家,“怎麼樣,玩得開心嗎?”
大家七嘴八舌的,有人讚美長城景色,有人讚歎長城的建築。
但很快大家就安靜下去,看著於遠,從上午遊玩圓明園時,於遠講的話,大家就知道於遠帶他們來長城也是有深意的。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大家都以於遠為中心,忘記了他的年齡。
可能和於遠的身份有關,也可能於遠表現出來的想法,讓他們不知不覺被他吸引。
於遠也沒有客氣,“大家知道,華夏的長城從西周時期就有記載,‘烽火戲諸侯’的歷史典故,大家都很熟悉,周幽王為了褒姒,點燃烽火戲弄諸侯,導致滅國的故事,就是發生在現在的西安。”
“當然,後來發現的文物,又證明歷史上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孰是孰非,已經埋沒在歷史長河裡了。”
“我想和大家說的是,長城這個古代軍事的防禦性建築,以及誕生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孫子兵法》,代表了我們華夏自古以來的軍事思想那就是防禦作戰的思想!”
“《孫子兵法》的總綱提到: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這同樣是以謹慎的態度對待戰爭,勸導人們不要輕啟戰端的哲學思想!”
“從《孫子兵法》和比它更早的長城防禦理論,都說明了在我們華夏這個民族,骨子裡就沒有侵略性,這種哲學思想貫穿了我們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已經融入了我們民族的血脈裡!”
“這可能和我們的文明發源於土地肥沃的兩河地帶有關,也可能和幾千年的農耕文明有關,那個時代,人口稀少,在廣闊的土地也沒有太大的意義。”
“但我認為這些不一定是主要原因,主要的原因還是我們的民族特性!我們的民族特性是堅韌和服從!”
“我們不知道外國原來是什麼文明,但同樣屬於農耕文明是肯定的,但他們骨子裡就有一種冒險和侵略的基因。”
“我為什麼講這些?因為這種不同的民族特性,就是今天國際上的一種形式,一些民族幾百年來,佔據了這個世界上大部分地區,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如果我們這些華夏的精英力量,不認清國際的形勢,我們這個國家和民族前行的路可能會更加艱辛!”
“遠的不說,近現代的華夏,出現了一批又一批為了改變國家命運,為了華夏民族的命運拋頭顱、灑熱血的有志之士,才有了今天這個嶄新的國家!我們的執政黨也正是這些有志之士的代表!”
“我們今天生活在這個國家的懷抱,沒有生命之憂,那我們是不是可以在實現自己理想的同時,發揮自己的才智,為這個國家考慮一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呢?”
眾人陷入沉思中。
喜歡重生之張揚的青春請大家收藏:()重生之張揚的青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