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中普通人家的嫁妝為十抬,多是家用之物,意是十全十美。
富庶一些的人家,可是八十八抬。
再富庶一些的人家,便是一百八十八抬。
多是雙數,而文靈的嫁妝卻有六百八十八抬。
常言道十里紅妝,有些誇張之眼,但是文靈的嫁妝說是百里也不算誇張。
貓寶被關進了籠子,籠子上也被繫上紅色的絲綢花,算作一抬。
送親的仗架抽調了三萬士兵,確保萬無一失,到齊國邊境後,便會有晉國將軍接過。
當日,文靈換上了一深華麗精緻的鳳冠霞帔。
說實話,文靈身形承了年韻,身段嬌小。
因為是要嫁往晉國,比起當初文穎成親時自己給自己繡的那一套喜服,還要繁瑣隆重,頭上的鳳冠也是沉甸甸的,將文靈委委屈屈的擠成了一小團。
文靈沉重的壓抑著心情,抿著唇,跪在殿前,朝著年韻和宇文昊磕了三個響頭,憋住了眼中的淚,這才轉身覆上面紗,轉身離開。
文武百官跪下相送,皆道:“恭送長安公主。”
整齊的聲音,帶著某種肅然的凝重。
對文武百官來說,這不是文靈普通的嫁人生子,她擔負的,是兩國的情誼,承受的是挽救齊國的責任。
年韻捏緊了袖子,笑著看文靈離開,在文靈的背影完全離開後,眼淚才倏的流了下來,宇文昊目光微紅,攬住年韻的肩膀,靠近自己懷中,嘆了一氣。
他還記得,文靈剛出生的時候。
小小的一團,紅通通的,皺巴巴,是說不出的難看。
從小哭著,到後面長大了,不聽話會頂嘴,有點小聰明,卻又倔得像頭驢。
那時候他覺得這小丫頭可不喜歡了。
在每個文靈要年韻抱著才入睡的時候,恨不得她快點長大,別纏著自己孃親。
但是一轉眼,她長大了,自己卻再也留不住了。
……
臨淄城門口,浩浩蕩蕩的儀仗隊伍十分顯眼。
以西蜀王木兮為首,宇文璟帶兵在側,親自護送文靈。
文靈坐在馬車裡,感受著馬車的顛簸。
因為抬著假裝,假裝上有不少珍貴物品,所以行走的無比緩慢,按照這個時間,半個月才能到達禹城邊地。
文靈頂著厚重的嫁衣,伸著脖子,保持公主的儀態出了城門,才捏了捏脖子,掀開了車簾子,正好看見宇文璟騎在馬上,文靈眨了眨眼,“皇兄,你不留下照顧阿姐嗎?”
宇文璟低頭看了文靈一眼,沉聲道,“她無需我擔心。”
文靈儘量輕快的挑起了笑容,“長安也不用皇兄擔心。”
“不想笑就別笑,我就送到齊國邊境,出了齊國之後,便由姑夫相送。”宇文璟道。
不遠處的木兮聽見了聲音,乾脆的調轉了馬頭,讓威武將軍在前面零頭,自己則轉了回來,與宇文璟並行。
下頜上的絡腮鬍子給硬朗的面容添上了幾分威武。
一雙劍目幽怨深長。
文靈其實沒有見過自己的姑父幾次,西蜀王回都的次數並不多。
“一轉眼,公主都到了嫁人的年紀。”木兮沉聲道,“太子與公主兄妹情深,送公主一路,也是道理。”
文靈想了想,狐疑道,“長安記得,姑父府中兩個堂姐也已經出嫁。”
木兮聽後,點頭道,“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