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當堂對峙 這是荀淮的一場局。……
荀淮是在宮中演武場找到薛應年的。
他被宮裡的太監們帶著拐了一個彎,看見了在演武場裡揮劍的少年。
先皇後喜歡花,因此宮中各處都種上了各種各樣應季的花朵,一年四季,皇宮中都花開不敗。
而這演武場,恰好種的就是金桂與菊花,它們清清冷冷又濃鬱地盛放著,取的是“黃沙百戰穿金甲”之意。
薛應年沒看見他,荀淮就遠遠地看著薛應年。
薛應年現年十三歲,個子不高,年紀尚小,力氣也不算大,卻拿著一把重劍揮舞著。因此,他的動作在荀淮眼裡看起來略微有些綿軟。
他明顯練了有一會兒了,氣喘籲籲,臉上出了一層薄汗。
即使如此,薛應年的動作卻沒停。
荀淮看著他的動作,突然想起來,先帝曾經調侃過,他們薛家都是一屋子犟人。
想想薛端陽,又想想薛應年,荀淮突然覺得先帝說的這話好生有道理。
只是……
心性到底不同。
荀淮不願再想下去,出聲對薛應年行禮道:“微臣見過皇上。”
“皇叔來了,”薛應年停下了動作,把重劍遞給旁邊的太監,“快要到秋獵的日子了,朕先練練手。”
他接過帕子擦了擦臉上的汗,對荀淮道,“皇叔來尋朕,可是為了今早有人擊鳴冤鼓一事?”
鳴冤鼓就在皇城門口,薛應年是第一個聽到鼓聲的。
“正是,”荀淮答,“有秋闈的考生擊鼓鳴冤,狀告王大人徇私舞弊,調換考卷,錄取不公。我已把人帶到了大理寺聽審。”
“此事事關重大,不可不查,”荀淮繼續道,“所以微臣想親自接手此事,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荀淮討厭變數,因此一旦涉及到自己的計劃,他都喜歡親力親為。
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最相信自己。
他很少直接替薛應年做出決定,但是一旦做出,輕易無法改變。
因此,這話看起來是詢問,其實是告知。這一點雙方都很明白。
薛應年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微微笑著,看了荀淮好一會兒。
天氣漸涼,寒風颳得一陣又一陣,那一樹樹桂花輕輕顫慄著,如米般嬌小的花瓣星星點點地往下落。
即使如此,天氣也沒到最冷的時候,但是荀淮已經披上了尋常人冬天才會穿的厚重大氅,整個人都被包裹在了厚厚的衣料裡,一層又一層,在荀淮的臉上投下一層陰影。
雖然在陳宴秋的照顧下,荀淮的面色看起來比前些年好了不少,不再是病態的慘白。但是一眼望去,還是能讓人感覺到那殼子裡逐漸衰敗的生命力。
這人活不了多久了。
想到這一點,薛應年轉過身,又把那重劍提起來,揹著荀淮道:“皇叔的安排自然是好的。”
荀淮接著道:“即使如此,微臣可能要委屈王大人幾日了。”
他要去抓王耿,有薛應年的口諭自然要方便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