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應卦
商長珩趕走了妙緣和祝不讓他們跟就再沒有斡旋的餘地,而他甚至沒等到第二天,當夜就帶著青陵離開了這座小城,看似是要往東去。
深夜,街邊,祝樂知蹲著,妙緣站她旁邊。
“現在怎麼辦?”祝樂知託著腮嘆氣,“其實我爹早就催我回去了,境內陰行不太平,但我就是不放心啊。”
江湖上的恩怨情仇實在太多,有時兩個小輩的爭執就能引來兩個師門間的血鬥,而陰行中的殺人方式又大多詭譎離奇,但今年還摻和進了境外的人,無論是江湖還是朝堂之上都暗流洶湧,就像是亂局的預兆。
“他說因果已了。”妙緣低著眉,“你瞧見了嗎?”
“沒。”祝樂知一陣沉默,又深深吐了口氣,“我不信他們會回臨蒼,我也不信真事兒真的了結,我得跟上去。”
妙緣有些錯愕地低頭看她,驀地蹙眉,“你是不是知道什麼?”
“是。”祝樂知抬頭,她年歲尚小,還只是個小姑娘,但眉目堅毅,“你知道我為什麼會出現在臨蒼麼?”
不等妙緣開口,祝:“我爹蔔的那一掛,是有一線生機的,那一線生機在東,亦是險死還生的大兇之兆,我爹幾乎拼了性命解這一卦,那一線生機應在了該死卻仍留於陽世之人的身上,我依照卦象一路尋到臨蒼,查到了…青家的那個小少爺,可斬龍山中陰煞之氣太盛,我不敢去。”
足足半晌,妙緣才呢喃了句:“原來如此。”
祝樂知跟著的根本不是商長珩,而是青陵,而青陵又果然因那名叫阿吉的少年牽入了爭儲,甚至還出手殺了風頭正盛的景王朱彥璋。
歷代爭儲都是腥風血雨不休,倘若那一卦應在此處,如今便算是解了。
“可我還是想不通。”祝樂知從商長珩和青陵口中得知,境外陰行與大夏境內鬥起來,與那個藩國王子身邊的人脫不開幹系,而今皇儲之位只能是朱鴻旭的,任他們再鬧也無用,她問,“爭儲而已,為何要挑起陰行之爭?”
妙緣也瞧著她,“所以…你覺得還沒完。”
“倘若這卦象不是應在爭儲呢?”祝樂知的聲音有點發顫,“倘若…倘若有人不甘舊朝覆滅,倘若青陵是那一線生機,卦象中的大兇之兆…會不會是…?”
她沒有說出那個名字。
而兩人已經都明白了。
倘若真正的劫數,是那個執拗於尋找過往的厲鬼呢?
祝樂知猛地站起身就要走。
妙緣立刻拉住她的手臂,沉聲:“你想做什麼?”
“傳訊息回家。”祝樂知擲地有聲道,“我不信商長珩會什麼都不做,他是大周的襄王,無論他是不是真的放下了,有一個地方,他一定會去。”
妙緣與她對視著,“所以你要去——”
“麓原。”
馬車外,商長珩擁著青陵,一下一下地摩挲著他的臉頰,輕聲說:“我們去麓原,我想回家看看。”
麓原在當年的大周是一座城,而如今的麓州其實容納了許多城鎮,商長珩說得麓原,是麓州最中心的古城麓城。
青陵屈膝靠在他懷裡,望著夜色下昏暗的路,輕聲說:“那現在能告訴我了麼?你的那段因果,那個人是誰?”
“商長筠。”商長珩說得輕描淡寫,“他跟卿芥學了不少東西,靠奪舍活到了現在。”
奪舍。
也就是說商長筠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不能輪回的邪祟了。
青陵因此愣了半晌,才說:“我以為會是青家人。”
難怪他需要那銅符遮掩身份,那個叫方一的人,殼子裡是早該死在千年前的周靈帝。
“我也沒想到會是他。”商長珩笑了聲,彷彿說著與自己無關的事,“他登基的第二年,大周已無再戰之力了,敵人不止東夷,天下狼煙四起,我們被逼退到麓原城外,只能固守都城,師姐就是那時戰死的,我沒有親眼見到,但那幾日師姐的身子都不大好,她打起仗來不要命,這些年也不知積了多少暗傷,在戰場上不敵…死在亂刀之下,那晚我本來是想去再見一見她的。”
話尾終究是帶了些許遺憾。
青陵知道自己終於要接近商長珩之死的真相了。
就在魏青夏戰死的那天,那個讓商長珩沒能見到她最後一面的意外。
“商長筠到了軍帳,我喝了他遞來的酒。”商長珩像是發出了一聲低沉的嘆息,悠遠的記憶隨風吹過了千年的時光——
千年前的麓原城外,屍橫遍野,血浸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