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章
後來周在思還是抽空去看了那套房子。
下了班,沒下到地下停車場,順著人潮走到車水馬龍的紅綠燈路口——她今天沒開車,因為不想開,才得以能親身體驗一波什麼叫“回家的沙丁魚”。
其實坐車裡也是一樣,大城市裡的步履匆匆不亞於高速轉動的汽車輪胎,交叉的十字路口聚集了形形色色的人,每個人都要回家。
想到這點,周在思心驟然一空。綠燈亮起,急促的提示音持續不斷,周在思驚覺到了該拐彎的地點,於是逆著人潮背道而馳。
走在去往公寓的路上,周在思實在難以形容自己的心情。
兩句話的功夫,王悉就決定買下那套天價公寓。自己不拿來住,偏等到最後一天要走了,才告知她有這麼一套房子的存在。沒人知道他在想什麼,周在思也不知道,所以她選擇沉默忽視,時間長了,自然也就忘了。但架不住王悉不急不躁態度溫柔,不僅拿地理位置說理,時不時地,姿態又放得足夠低,軟磨硬泡一番,周在思最終還是遂了他的意。
只說會過去看一眼。
就一眼。
這實在不是個能稱之為家的地方。
地段優越自不必說,坐擁曼哈頓上西區的心髒地帶,標誌性深深淺淺的木質棕色外觀獨特高貴,冰天雪地之中,竟有幾縷質地絲滑的長長簾幕從陽臺處跑出來,隨風飄蕩,無人收回。
風度翩翩的老管家事先得了通知,和女戶主相見後,言談舉止風趣幽默,周在思不得不收回先前的刻板印象。
兩人第一次見,能說的話並不多,寥寥幾語,周在思便對這裡有了個大概認知,寒暄完,前後走出電梯,兩人始終保持著一段不遠不近的距離,氣氛安靜如雞。
周在思不得不承認,王悉還是很有心機的。
自門啟始——一扇刻有獅子與花果圖案的雕花木門,攜帶著天然形成的紋理,以及些許自然瑕疵,經由黃銅鑰匙轉過兩圈,迎面而來的內部景象和周在思的預想大相徑庭。
在她的想象中,豪宅、天價、別墅,都和現代化高科技脫不了幹系——人臉識別系統,聲控開關,自動降落的窗簾,走來走去可以端茶倒水的機器人,移動自如的冰箱和電視機......
當然,現實狠狠打臉。
這是一套非常典型又非常傳統的歐式風格公寓,古銅色吊燈下,一整套帶有繁複刺繡線條的沙發奢靡華麗,銀灰色的牆壁鐫刻著細細的暗紋,不知是用什麼材料塗刷上去的,指腹下的觸覺異常柔滑細膩,靠近了去聞,甚至還有些淡而清新的香味。
可以說是和簡潔明亮的美式裝修風格沒有半毛錢關系。
但無法否認的是,美是真的很美的。
也難怪王悉會偏愛這種調調,乍一見不適應,但隨著其自身魅力的驅使,人便會被這種美所折服。
周在思甚至覺得s頂樓太剋制。
簡直比不上這裡的十分之一。
管家立在門外等候,周在思獨自觀賞完臥室,視覺上又接收了一波強大的沖擊力,轉來轉去越發覺得自己像個賊,緩緩離開後,周在思向王悉文字彙報:“我看完啦。”
王悉卻不談這個:“吃飯了嗎?”
他似乎對吃不吃飯很有執念。也是巧了,好幾次,神不知鬼不覺的這人總都能精準掐中時機進行問候。
“剛看完,等下就吃。”
“嗯。”
“出公寓左轉,直走五百米,是我們上次去的那家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