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竹葉 “沒錯。喏,這是原漿液,你……
“沒錯。喏, 這是原漿液,你們自己搖著玩吧。這些是紙杯和紙勺,還有草莓醬、香草醬、巧克力醬……用完了,廚房還有。”霍眉撐著膝蓋站起來, 笑眯眯道:“我走了, 姑娘們, 玩得開心。”
還沒完全進屋, 女孩子們極力壓低聲音、但依舊激烈的討論聲就追上來。霍眉是一點也不感興趣, 在樓梯上,卻碰到端著相機的程蕙琴。
“今天她的朋友們都在, 我想拍一張合影, 洗出來後也給她們家長送去。”程蕙琴解釋說,“那邊光線好嗎?”
“有燈,很亮。”
獨坐在房裡,聽著外面的歡聲笑語, 霍眉遲遲沒有把衣服換下來。到晚上十點, 女孩子們該回家了,就由何家的司機一批批地送。她再次來到後院, 路過的好幾個女孩跟她打招呼, “何二太太再見!”她便微微笑著朝她們揮手。
程蕙琴正坐在長椅上細細擦拭鏡頭,摩根的朋友們走光了,沒有人了。霍眉走過去,問:“拍了多少?膠卷可是用完了?”
“拍了能有二三十張吧, 等洗出來,估計還要篩選掉幾張。膠卷是新換的,離用完還久著呢。”她一邊說著,一邊就把相機收進皮包裡。霍眉於是訕訕地又回房間去, 把澡洗了。
店鋪在九月底終於裝好,前後門一敞,海風一吹,氣味很快散了。十月中旬的開業典禮,辦的比摩根的生日會小多了,只掛了一條紅色橫幅,門前擺兩列萬年青。當然霍眉的目的也不是慶祝,只是為了提醒市民們這裡有一家新鞋店開張了,過去的三位老師傅都在我這兒呢。
辛老師的丈夫開門前就在外面候著了,第一個把紅包遞上來,因為辛老師預産期臨近,不能親自前來,只能由他代為捧場。第二個紅包是白香織給的。霍眉心裡非常過意不去,她以為自己的新店開張,朋友們只是過來瞧一瞧、坐一坐,卻不知道慣例是要給紅包的。這些錢該找什麼理由還回去?
程蕙琴和幾位太太也結伴來了,喬太太也給了紅包,卻很認真地在店裡轉了幾圈,笑道:“你這個主意好,當場試了就能買走。不像去別的鞋店,量了尺碼還要做,做出來,也不知道和給你看的模子是不是一樣的。”
霍眉跟在她後面,介紹道:“我們都是標準化生産,有嚴格品控的。”
喬太太興趣盎然地試了好幾雙,指使得店員團團轉,最後挑了兩雙最喜歡的買走。霍眉知道她平日裡穿繡花鞋居多,這是在哄自己高興,但也確實被哄得很高興。
這時回憶起何炳翀那句“socia butterfy”,心中忽然有了別樣的感受。喬太太若在自家客廳照顧客人,充其量也就是個butterfy了;誰也不知道她這本事拿到外面去,能在生意場上贏得多少好感。當然,喬先生也從不把她帶到生意場上去,只需要她出席出席宴會,把蝴蝶當好。她們這些蝴蝶都和手錶、皮帶一樣,男人的配飾。
這些朋友們是清晨來的,等太陽升起來,街上有了行人,真正的顧客群體便湧入了。這一天賣出了三十二雙皮鞋。
也是這個月銷售量最高的一天。
何炳翀最近一直很忙,似乎投資失策,給他造成了很多損失。晚上回家也是氣急敗壞地打電話,甚至不太知道祥寧鞋局開張了。不知道也好,這種局面顯得霍眉很蠢,她不希望他也這麼認為。
某日,喬太太打電話來說反饋:“要我說,你請的那幾個設計師都非常好,鞋子很漂亮。已經有兩三個客人問我鞋匠師傅是誰了。可是你想想,若是不認識的人在街上看到了我穿這雙鞋子,又不好意思詢問,她上哪兒去買呢?她還是會認為是某個小作坊做出來的。你的品牌該怎麼介紹出去?”
掛了電話後,霍眉從鞋架最下面翻出一個盒子,過港去找了金師傅。金師傅趕冬季新款的設計稿趕得頭痛,因為銷量不好,又沒什麼好氣,“怎麼了?”
“我想在鞋幫處加一個小圖示。”
“手工雕刻啊?那得多好多動作量。”
“不不,用熱壓機,就是一種能加熱的燙金模具。我先生的皮帶是從義大利進口的,他那個上面就有浮雕式商標,我覺得我們也能弄一個。”
金師傅揉了揉太陽xue,又嘆了一口氣,“何二太太,衣服什麼的也就算了,鞋子是不興這麼搞的。皮鞋就是以鞋面完整為貴,你這在上面蓋個戳,好比給新衣服打補丁。”
在家時她圍著全家人打轉,在外時卻大搞專制,金師傅說什麼都不信,想好了要印圖示,那就非印不可了。又一個電話把盧卡和另外兩位師傅打來,商量弄個什麼樣子的圖示。
盧卡倒是支援霍眉的,他覺得只要不染顏色,單在鞋面上烙一個浮雕,不會太影響外觀。若紋路選得好,還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從技術角度來說,不宜太繁複、太細致,以簡明為宜;從風格角度說,那就要看三位中國鞋匠的意見了。
既然是本土品牌,三位師傅也有意在這個壓他們一頭的洋顧問面前賣弄古中國風情,一致同意用陰文閑章的式樣,篆書刻“祥寧鞋局”四字。楊師傅笑道:“一雙皮鞋,倒變成古玩字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