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毅資格賽的成績是46.5,而他的對手成績卻是,46,45,45,所以,陸毅再怎麼逃也逃不開要當領騎者了。
因為陳策的速度是所有人最快的,所以不管他抽到那一組,他都是領騎者,這反而讓他輕鬆下來,管他呢,反正領騎者又不是末日。
當然成為一名領騎者雖然不是末日,但也是條絕路了,有人統計過以前所有奧運會成績,領騎者晉級十六強的機會只有百分之五,也即是說,奧運會有了爭先賽比賽專案以來,所有領騎者中只有百分之五的人能晉級,這幾乎算是個絕望的訊息了。
當然,再看看後面的資料,只要陳策能晉級到十六強,他晉級到八強的機會無限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因為據統計,晉級到十六強的領騎者,有百分之九十五的機會晉級到八強,所以只要陳策能從正式比賽殺入十六強,他進入八強也穩了。
其實,陳策還真不擔心自己不能晉級十六強的,雖然領騎者有各種不好,但他對自己的爆發力有信心,他相信靠自己能擊敗種種劣勢。
很快,第一場正式比賽開始了。
一開場,比賽就搞笑起來了。
因為爭先賽只規定一人至少完成一圈的比賽,所以當第一組的人開始比賽時候,有個騎手只騎了半圈就停了下來,然後他看著對手比賽。
這迎來了一陣陣噓聲。
當然,這不是那個騎手放棄比賽,而是戰術一種,一般來說裁判鳴槍時間都是五到七圈左右鳴槍的,而爭先賽又只規定騎手只需要騎完一圈後就可以了,所以這就有個漏洞。
除了領騎者外,其他人騎了一圈後都可以停下來,然後等裁判差不多要鳴槍時候再加入到比賽隊伍裡,這樣,他們就能節省不少體能了。
這裡面也有一個風險,那就是沒法預測裁判會幾時鳴槍,萬一不好運裁判在第二或第三圈時候就鳴槍,那就慘了。
當然一般裁判也不會這樣做人,除非領騎者把速度提起來了,提到了五十以上時候,裁判才會開槍的,所以只需要觀察領騎者的速度就能預測到裁判幾時開槍了。
對了,休息的人不管幾時加入到比賽隊伍了,他所在的位置都預設為落後領騎者一個身位,也即是說,不管你在哪個位置插入到比賽中,你都不能快過領騎者,除非你是在比賽中利用自己速度超過領騎者的,否則一律當做落後。
這就杜絕了有些參賽者利用插隊的權力超過領騎者了。
這算是領騎者的一個優勢吧。
陳策被分配在第四組,所以很快就輪到陳策比賽了。
第四組的人實力不算太強,除了陳策外,其他三人都是來自歐洲小國的,在公路車界或場地車界都不算太出名,所以陳策晉級還是沒有問題的。
但在比賽開始前林海濤還是提醒道,“陳策記得,一開始別騎太快,等裁判鳴笛後才加速吧。”
陳策卻暗中搖搖頭,他這次不準備聽教練的話了。現在他是領騎者,如果騎的太慢的話,那不就便宜了對手了,所以他準備比賽一開始就保持高節奏了。
當然,陳策高節奏的比賽模式也不太出乎對手意料之外,畢竟領騎者想要順利突圍,最好的辦法就是加速,加速,加速,加速到對手跟不上你的速度為止。
不過呢,能參加奧運會的人又哪裡是弱者啊,他們至少是場地車排名前五十的人,所以比賽一開始他們還能緊緊的跟著陳策的速度。
當然,陳策也沒有加速到極限,畢竟裁判還沒有鳴槍,現在就把速度提升到極限,哪是一件很傻的事。
如果裁判連續十幾圈都不鳴槍,你是不是準備一直保持著極速去比賽呢,那樣太傻了。
所以,陳策只騎出了百分之九十的速度,他還留有百分之十的實力卻應對意外變化。
說陳策這組都是弱雞外也不對的,至少來自保加利亞的洛夫斯基的實力不錯。
洛夫斯基今年場地車排名世界第十九,而且是專攻爭先賽的選手,所以他還是有挑戰陳策的實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