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毫無懸念的比鬥,池外看客忽而失去興致,這場起先雷暴似的碰撞,如今只剩僵持,僵持尚且是客套話,毫不留情的說,亦是瀕死邊緣,苦苦支撐罷了。
池外看客,皆是不明所以,為何那個踏立於懸空大劍上的少年劍客,要這般的執拗!!!
開口服個軟的小小一句話而已,既不會少一塊肉,又能保全性命,何樂而不為?!
俗話不是常言: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般下去,就是一場吃力不討好的比鬥,以性命相搏,又撈不到甚的英名,何苦?!
不是還有民間俗語說:好死不如賴活著?!雖然說話糙,但是理不糙吶!!!
能站至如今地步,亦是好極,本來就沒人抱有希望,能覺著柳晨生戰勝吳悠,一位是無淨山莊名聲在外的年輕才俊。
一位則是聞所未聞的散人劍客,能逼的天之驕子使出壓箱底絕學,已經是雖敗猶榮,又如何倔強的負隅頑抗?!
池外人是池外人看法,也許是時下的萬全之策,可也不是盡然是正確的!!!
立於龍首處的吳悠,劍氣畫圓,狂暴劍氣的燭龍,身軀一扭,再度將懸空大劍的空隙縮小,如若猜測不錯,這個無淨山莊的龍,已然沒了耐性。
他不想再耗下去,好言相勸過,柳晨生不領情,那也怪不得他痛下殺手!!!
吳悠也算是仁至義盡,兩個陌路人,本就談不上交情,能好言好語,屬實不易。他立於龍首之上,雖然表皮上風輕雲淡,閒庭信步,可內心也是納悶,這個少年劍客,既然沒有修行橫練功夫,又怎能抗衡狂暴劍氣的撕裂?!
博弈者是博弈者的看法,他只是知曉自己處於巨大優勢,在他的壓迫下,踏著懸空大劍的少年劍客,已然是苟延殘喘,可也只是僅此而已!!!
那條由萬千狂暴劍氣匯聚而成的燭龍,以結實的身軀,將不少的憐憫劍氣,絞殺的滋滋作響,如同殘雪遇驕陽。
柳晨生始終站立於那柄懸空大劍上,他未曾動過一步,更不會說心生恐懼,只是腳下的那柄懸空大劍,已經減去不少劍氣。
那條劍氣燭龍,如同一塊天幕,籠罩在高天,一絲光線都是透不過來,憐憫劍氣,除去柳晨生以意調動之外,再無來源!!!
況且懸空大劍,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一絲一毫褪去,若是褪盡,只餘下崑崙劍本身的話,那麼,也就昭示著柳晨生敗了。
敗了尚且是萬幸,若是失去懸空大劍,憐憫劍意的支援,那些個狂暴劍氣一擁而入,柳晨生的體魄,斷然是抵禦不住,一番絞殺之後,身死道消,已成定局!!!
此時柳晨生體內真氣所剩無幾,而且不斷傳輸真氣的速度,也是堪憂,若是停止真氣傳輸,那麼,也是加快滅亡,若是傳輸,也只是等油盡燈枯!!!
這一來二去,不論時間如何,最後得利的,還是站立於龍首上的吳悠,贏下比斗的,也是那位劍客。
此時劍意抗衡,柳晨生定然是不能盤膝落腳坐地,運作二十四小周天攝取真氣!!!
此時柳晨生,真氣熔爐翻湧不息,本就所剩無幾的真氣,愈發動盪,而他,若不是修行佛門的《金剛易經》心法,若不是仗著這本心法的玄妙深厚,他早已支撐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