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武俠修真 > 客不歸 > 第三十九章 劍道通史

第三十九章 劍道通史 (第1/2頁)

推薦閱讀:

大雪天依舊不見豔陽,它竟連欣賞雪景的雅緻都未有,一藏便是許多天。

積雪已有一拳深厚,一行密密麻麻的腳步,往山下行去。過得時辰久了,腳印都快些被掩蓋。

這腳印自然是耐不住寂寞的窮道士,天尚未亮就偷摸出門,生怕粘上柳晨生這個累贅。去酒樓中尋歡,跟個臭小子,那裡像話。

柳晨生盤膝而坐,吐息納氣。二十四小周天後,衣衫已被凝固,鬢角也落滿許多冰屑。

少年郎長身而起,將一身風雪抖落去,折身回屋中。

窮道士在茅草堆下藏有幾本古籍,想來這個道士平日裡不翻閱,書頁還有些許嶄新。

柳晨生將古籍一一抽出,既然得窮道士許可,自然是要翻閱一番,也好張張見聞。

古籍有五本:一本是歷代武評高人、一本是朝堂謀士、一本是兵戈榜、一本是丹青評、一本則是歷代劍客由來。

柳晨生輕輕捧起那本歷代劍客由來。他雖未進過私塾,卻軟磨硬泡懂些文墨的秀才,倒也東拼西湊,有些字數。

此書開篇就敘述道:劍道文明,起先在隨安王朝並非這般璀璨。當時的江湖,由一位刀客獨領風騷。

這本書不避嫌,絲毫未有吹捧劍道,詆譭他法的作風,而是踏實的記載劍道興衰。內容想必大有可信。

劍道大興是由刀客退出江湖後,才到達高潮。這頁的扉頁落字:慚愧。

的確慚愧,劍道竟是被壓著江湖三十載的刀客隱退後,方得推行。下一頁寫到:南元評說,劍乃君子之兵,世間魁首。

此舉無疑將劍道文明推至頂峰,隨安王朝引進此說,劍道一時間空前繁盛,儼然坐實第一道法魁首。

扉頁落字:我輩之幸。劍道文明大肆推廣後,連隨安軍伍也統一配軍制劍。同天子一併,很是推崇君子劍一說。

再後幾頁敘述道:以洗劍池為首的江湖門派,迅速擴張,短時間內,位列江湖第一門派。

這裡簡單描述洗劍池,言外之意是,這個門派作為劍道大興的受益者。一枝獨秀,水漲船高。

前言扉頁提到:至此之後,江湖劍客如過江之鯽,亦湧現大批手眼通天的人物。

翻開這一頁,來到正篇。初始並未記載劍道先行者,當時在刀客徐東關的力壓下,眾多劍客灰心喪氣。

更有甚者,是一些已故的江湖前輩,記載很是模糊,想來這本書可追溯年代並不久遠。

柳晨生輕笑,翻書速度加快幾分。只至翻閱當代史適才停下。

青衣劍客:姓名不詳、籍貫不詳、師承何處不詳、年歲不詳。好傢伙,敢情是一位逃脫記載的人物。

柳晨生往下看,才有文字記載:現住臨淵海,半島青劍閣中,疑似被鎮壓。境界、劍仙。

少年郎駭然,一位劍仙疑似被鎮壓,天下誰人能有這般手段,講來實屬不可思議。

再往後,李夫莫一名躍然紙上。此書稱:李夫莫京州人士,早年間遊歷江湖,天資聰穎。劍道修為驚人,四十年歲躋身仙人。後受天子封賞,官拜三軍元帥,常年鎮守邊疆。

後幾頁記載較為籠統,解釋劍道十首一說:劍道由集大成者作先行,後衍生劍道十首一說,當代劍道先驅,是為劍道十首。

從古至今,代代流傳,如今的李遇芝,剛好位列十首。

再後,無可厚非是李遇芝,這一頁稱:李遇芝幽州人士,師承洗劍池掌門。年輕時坐於劍池中修煉,年至三十方才出世。

出世時一鳴驚人,修為已是半聖,出世後四處決鬥江湖劍客,短短一年,突破至聖人。

神兵蜉蝣持有者,九華山十年論劍主辦人。當今劍道十首。

最新小說: 萬界顯聖群 千億傲嬌寶寶:爹地,來solo!(餘生漫漫皆為你) 歸墟之門 天刀金手指在修仙 [綜]寒江雪3 客不歸 天才捕手 從NPC到幕後boss 笑傲,從青城開始 問月江湖 該死的青春請原諒我 在下秦小雨 劍神俠侶傳 重生之快遞小哥在都市 美人心計之毒醫帝妃 閃電一刀 笛之殤 創神紀:女王有毒 姐們 長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