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花園的曉風湖邊上,擺開數列矮幾,上置美酒佳餚點心,還有禦膳司研製出的新飲品“金菊奶茶”,分給眾人品嘗。
育有各色菊花的花盆也被搬來,放置在宴席周圍,擺成花團錦簇的模樣,又將開得最大最漂亮的一些放在席中,便於大家仔細觀賞。
邊上,還擺設了書案和紙墨筆硯,若有詩興大發的,就可移步上前,直抒胸臆。
寧詡今日很高興,也在那上面留下了一副墨寶:
“秋秋秋秋秋,天涼好個秋。金菊制奶茶,喝得口水流。”
夏瀲在一旁瞧見了,忍了又忍,還是忍不住道:“陛下的詩……真是精靈古怪……”
小黃呂疏月也擠過來,他家世代武將,文采自然不高,看也沒看清,張嘴就誇:“好詩,好詩。”
不遠處的六部尚書們聽見了,齊齊站起來,對寧詡道:“恭賀陛下,做出了一副好詩,好詩啊!”
寧詡被吹捧得飄飄然,索性讓宮人把他的大作裝裱起來,掛在禦書房。
席中又設了投壺等小遊戲,連中六箭者可賞玉佩一枚,雖非價值連城,但是皇家賜物,意義非同一般,因此不少人爭著上前,熱鬧非凡。
寧詡坐在首位吃了點東西,就看見小黃擠到人群前,單手持木箭,嗖嗖地連投十箭,無一不中,引得叫好聲一片。
等最後投完,小黃一共連著投中了二十三箭。玉佩已經不夠看了,寧詡下旨,賞了他一把青玉柄嵌寶匕首。
看見小黃捧著匕首,眼神亮晶晶朝他看來的模樣,寧詡想了想,覺得平常還真是忽略了這個家夥。
小黃年紀雖不大,卻是出身武學世家,身手不錯,若是好好培養一番,未必不能成為獨擋一面的武將,在戰事上為他排憂解難。
寧詡認真盤算著,怎麼把小黃變成自己的第二個好工友。
正在這時,他忽然感到旁邊有個人靠近過來,抬眼一看,是個陌生的青年面孔。
這人約莫二十歲上下,面容清秀,穿著蓮色衣袍,又用根玉簪將長發束起,乍一眼望上去,氣質如蘭,很有風度。
就是……寧詡怎麼總覺著,這副不卑不亢、風姿似竹的模樣,有那麼點眼熟呢?
就連那件衣袍,彷彿也長得像是哪裡見過似的。
“臣給陛下請安,”那人開口,嗓音低而悅耳:“臣名王知治,家父是國子監王典簿。”
見寧詡依舊一頭霧水,旁邊的宋公公焦急低聲提醒:“陛下,這是您後宮裡的王公子呀!”
寧詡:“哦哦哦。”
還是不認識。
“臣入宮以來,並未有多少機會得見天顏,陛下不認得我也是正常的。”
王知治卻很淡定,甚至朝寧詡笑了笑,言語間一派從容:“今日有賞秋宴,才讓臣有了和陛下說話的機會。”
他又抬手給寧詡斟酒,垂眸抿唇間,那種熟悉的感覺又來了。
寧詡蹙著眉,還沒等想出什麼結果來,突然聽見宋公公道:“哎,段侍君怎麼來了啊!陛下不是吩咐說……”
聽見他的話,寧詡下意識抬起頭。
就看見段晏大步從禦花園的入口處走來,涼風吹得衣袍搖曳,越發襯得他身姿似竹,白玉般的面容上,是一雙寒潭般的烏眸,神色淡淡的。
寧詡看看段晏,又側過臉,看了看身旁的男人。
再看段晏,再看王知治。
嚯,寧詡心想,原來王知治模仿的正主,在這兒啊!
怎麼好的不學,盡學些亂七八糟的呢?
段晏一走進禦花園,就感到數道意味不明的目光投射在他身上。
朝廷上的臣子朝他看來,是因為他燕國七皇子和質子的身份,暗自揣摩兩國之間波橘雲詭的關系。
而後宮中的那些公子和宮人們朝他看來,心思也很明顯,不過是想觀察一下這個曾經頗受聖寵的“段侍君”罷了。
對於那些猜忌,段晏一概懶得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