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給了他常人所不能及的天賦。
但同時,這也是一種責任,他必須要打好籃球,這才是最好的回報上蒼恩賜的方式。
就在廖凱為自己的天賦自豪的同時,比賽已經來到最後四十秒,89:89,平局。雙方誰也防不住誰,在比賽的最後階段上演了進攻對轟大戰。
最後四十秒,兩隊各自一次進攻機會。
孫越最後一次做出人員調整:“李凱,去換王曾傑。”
最後時刻換上廖凱,孫越賭的就是廖凱一定能防住對方瘋狂的外線進攻。
華喬大學壓到最後時間發動進攻,力爭在進球的同時留給對方儘量少的時間。
他們的中鋒迅速提上,在遠離三分線的地方給持球人打擋拆,儘可能地拉開進攻的空間。
這是一次精心佈置的戰術!
汪少傑跟到三分線後,開始猶豫,到底要不要繼續跟出去……
機會總在瞬息之間。
彭越和孟祥都是極擅長把握機會的球員。
沒有任何猶豫,彭越利用中鋒掛住曹方後,以最快的速度持球向側翼飛奔,在那裡,埋伏著他們球隊的三分刺客——孟祥。
幾乎在彭越起速的同時,孟祥已經做好了準備,一個隱蔽的、遊走在犯規邊緣的動作推開廖凱後,迎向彭越跑去……
“犯規了!他推人了!”孫越和所有追夢隊球員都看見了孟祥的這個小動作,追著裁判大聲地投訴。
比賽進行到一球決勝負階段,任何一次判罰都會決定比賽的最終走向。
與此同時,王仕朋按捺不住,站起來激動地揮著手,——他是在朝孫越揮手:這個時候,教練一定要沉住氣,不要去質疑裁判的判罰,因為這會影響到場上球員的情緒和判斷。
萬一廖凱受孫越的影響,也停下來向裁判投訴的話,哪怕不是停下來,只需要有意識或動作上任何一點雜念,都會導致不可承受之重的後果。
還好,廖凱並沒有受到場邊的影響,在被孟祥一把推開之後,他以更快的速度追上前去。
半個呼吸之間……
彭越和孟祥已經會合。
四年的默契無需任何臨場交流,千百次的配合早已輕車駕熟。
彭越將球以一種極巧妙的角度遞給孟祥,身形卻毫不遲鈍、繼續向前,擋住孟祥身後循著味道狂追過來的廖凱。
而孟祥在接球的一瞬間,甚至才只隨著慣性跨出半步,就已經起跳投籃。
至於身後的情況,他連瞟都不曾瞟上一眼,他完全相信他的隊友、他球場上最好的夥伴——彭越一定會擋住廖凱。
甚至都不需要完全擋住,只要能稍稍阻延一下,他就能完成這次投籃。
所以,他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指尖上,觸控著皮球在指尖律動的音符,尋找著他熟悉的感覺和味道……他要以一種最美好的姿勢投進這殺死比賽的一球。
喜歡籃球場上一少年請大家收藏:()籃球場上一少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