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凱拖在最後,待大家走遠後,他單獨對於成輝說道:“教練,我能做到你剛才所說的,管理好自己的身體。”
他敢這麼說,是有底氣的。
這些聲色娛樂,他從來都沒有享用過,他也不覺得自己的人生應當被這些東西拖累。……至於女人,他畢竟才15歲,也不是眼下應當考慮的問題。
“你能做到這些,那就再好不過。”於成輝勉勵道。
在他眼裡,廖凱身體素質本就超越了普通人,再能夠不懈鍛鍊、管理好自己的身體,職業籃球的道路未必沒有希望。
其實,他剛才那一番話,主要就是衝著劉棟和廖凱二人說的。這兩個人,在他看來,是最有希望成為職業球員的。
所以,於成輝很欣慰。
“放心吧,教練。”廖凱豁然一笑。
……
……
接下來兩天時間,於成輝和七名隊員成天泡在體育館內,主要的工作是熟悉戰術。
先明確首發五人各自的球場位置:老二打1號位,控球后衛;張迅打2號位;阿神打3號位小前鋒;廖凱打4號位大前鋒;劉棟打中鋒,5號位。兩名替補,伏大雷可以1、2號位,張燁可以頂替內線。
進攻方面,於成輝制定了三套戰術。
第一套戰術,以拍額頭為訊號,以老二持球突破為發起點。
五名球員按各自的要求在球場上站好位置。
老二持球行進到左右三分線外一步45度角位置,廖凱或劉棟提到高位,做1、4或1、5號位的擋拆,同時清空低位。
擋拆的同時,阿神待在強側三分線外,做好接球投籃的準備,另外兩人待在弱側,負責拉開空間,必要時進行切入。
擋拆後,如果對方夾擊持球人,老二要迅速傳球,將球轉移到對手防守的真空地帶,如果形成換防,老二則要利用速度頻率的優勢,堅決的以小打大,突破攻筐。
如果是廖凱與老二打擋拆,擋拆後則要迅速快下,準備好接球攻筐或者爭搶前場籃板;如果是劉棟出來打擋拆,擋拆後就呆在三分線外,負責帶離防守人,或老二突破受阻後接球策應。
這一套戰術,是為老二的突破量身打造的,畢竟老二受身體素質限制,防守上是一個弱點,如果不充分發揮出他進攻的強項,那老二在球場上的價值就體現不出來。
所以,這套戰術最後的終結方式也是老二的突破上籃為主,而廖凱的順下和阿神的三分是後備的終結方式。至於選擇自己攻,還是交給廖凱或阿神去終結,決定權在老二的手中。老二的傳球能力和視野,在這支球隊中,無需置疑。
喜歡籃球場上一少年請大家收藏:()籃球場上一少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