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輪是切時果,有春藕、鵝梨餅子、甘蔗、乳梨月兒、紅柿子、切橙子、切綠桔、生藕鋌子八樣鮮果。
第二輪是時新果子,有金桔、葴楊梅、新羅葛、切蜜蕈、切脆橙、榆柑子、新椰子、切宜母子、藕鋌兒、甘蔗柰香、新柑子、梨五花兒十二樣鮮果。
第三輪是前面上過的砌香鹹酸十二品蜜餞。前兩輪也有很多之前上過的菜品。
好,又到了休息時間,接著奏樂接著舞。
前兩場都是水果、蜜餞和小吃之類的開胃菜,吃完一百零四道開胃菜,正式的酒宴開始了。
正式酒宴裡,有十五盞下酒菜,每盞二道菜,共三十道,分別是花炊鵪子、荔枝白腰子、奶房籤、三脆羹、羊舌籤、萌芽肚眩、肫掌籤、鵪子羹、肚臃膾、鴛鴦炸肚、鯊魚膾、炸鯊魚襯湯、鱔魚炒鱟、鵝肫掌湯齏、螃蟹釀棖、奶房玉蕊羹、鮮蝦蹄子膾、南炒鱔、洗手蟹、鯽魚假蛤蜊、五珍膾、螃蟹清羹、鵪子水晶膾、豬肚假江、蝦棖膾、蝦魚湯齏、水母膾、二色繭兒羹、蛤蜊生、血粉羹。
這樣就完了嗎?還沒有。趙構面前的桌子上,菜餚像潮水一樣絡繹不絕地擺上來,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有八道插食,分別是炒白腰子、炙肚臃、炙鵪子脯、潤雞、潤兔、炙炊餅、不炙炊餅臠骨。
有十道勸酒果子,分別是砌香果子、雕花蜜煎、時新果子、獨裝巴欖子、鹹酸蜜煎、裝大金桔小橄欖、獨裝新椰子、四時果四色、對裝揀松番葡萄、對裝春藕陳公梨。
有十道廚勸酒,分別是江珧炸肚、江珧生、蝤蛑籤、姜醋生螺、香螺炸肚、姜醋假公權、煨牡蠣、牡蠣炸肚、假公權炸肚、蟑蚷炸肚。
有十道對食,分別是蓮花鴨籤、繭兒羹、三珍膾、南炒鱔、水母膾、鵪子羹、魚膾、三脆羹、洗手蟹、炸肚。
正式酒筵上一共六十八道菜餚,加上前面的一百零四道開胃菜,趙構這頓飯一共吃了一百七十二道菜餚。
這裡面很多菜後來失傳了,誰也不知道趙構當時吃的都是些什麼稀奇玩意兒。但可以肯定的是,一百多道菜,已經包含了當時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絕大多數物種。
有些菜製作工藝之複雜,讓人歎為觀止,難怪張俊要提前準備半個月,比如這個“繭兒羹”。
繭兒羹不是照字面意思理解為用蠶繭做的稀飯,而是一種魚丸湯。
湯是用農家餵養的土雞熬煮,加上金華火腿、肘子、湖雞、排骨靜心調製的清湯,口味鮮濃醇厚,清澈見底,沒有一絲油膩的口感。
魚丸子選用三斤左右的黑魚,依次放血、宰殺、排酸、剔骨取肉、去筋膜、製成肉泥過蘿,然後攪拌捶打揉捏做成魚丸。
這種魚丸潔白細嫩,彷彿蠶繭一般,所以叫繭兒羹。湯裡面又放入枸杞、豆苗等,使色彩更加豐富,紅綠白相間,讓人賞心悅目,同時讓湯水更加滋補。
準備了這麼多菜,酒水自然不能少。
依據級別高低,張俊為每位客人都準備了相應的酒量,這個酒量不是說你喝多少倒多少,而是你官越大,給你配的酒越多,喝不完可以打包帶走。
跟隨趙構一起來張府赴宴的,還有他的寵臣、親貴、侍從、禁衛等一大批人,都得吃好喝好。張俊煞費苦心,再三盤算,最後把這些人分成五等人群,進行配餐配酒。
秦太師是當今天下第一大紅人,當仁不讓屬於第一等人,張俊給他配的酒是三十瓶。
秦檜的兒子秦熺,官拜少保、觀文殿大學士,說不定以後會接秦檜的班,所以張俊出於巴結的需要,也把他劃入了第一等,只是配酒少一點,也有十瓶,宴席上根本就喝不完。
這時候的酒,還是十幾度的低度酒,不超過二十度,即使如此,十瓶酒你也很難喝完,因為正常人連十瓶水都裝不下。
第二等人是副宰相、樞密使、殿帥和趙氏親王一共六人,每人六瓶酒。
第三等人是各部門高官、禁軍將領、宗室官員,以及在京的外地官員代表,共二十八人,每人五瓶酒。
第四等人是趙構身邊具體幹事的中下級文武官員,共有八十四人,每人兩瓶酒。
第五等人都是打雜人員,每人一瓶,至少也得九十一瓶酒。
以上各色人等合計需要三百八十四瓶酒。
除此之外,還有全程負責安保的禁軍弟兄們,他們最辛苦,不能虧待。但人數太多,沒辦法細數,張俊給了個整數兩千瓶,交給楊存中去分發。
這麼一算下來,喝的喝,拿的拿,這次酒席至少要準備兩千五百瓶酒。
武將的酒量都很大,不然怎麼會有背嵬軍這麼個軍種呢?背嵬軍原來就是給將軍背酒瓶子的,將軍們行軍打仗,都得來兩口。
文臣酒量也不小,李白斗酒詩百篇,即使在座的大臣沒有李白的文才和酒量,那也不是一瓶就倒的貨色。
光是這次宴席上喝掉的酒,張俊就預計要喝掉幾個百斤罈子。
這不是小數目,一般的人哪來這麼多酒?好在張俊別的沒有,至於酒嘛,洗澡的酒他都有。
喜歡大宋中興傳請大家收藏:()大宋中興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