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完顏杲撒離喝)大怒,親自到百通坊扶風西南)督戰,佈陣二十里。
吳璘派出姚仲奮戰擊破金軍,金軍倉皇逃竄,渡過渭河北上防守。
宋金兩軍隔著渭河對峙,完顏杲撒離喝)走上山頭,看到吳璘的部隊軍容整肅,不可冒犯,不禁又要淚流滿面:“吳玠啊吳玠,你死了你弟弟又來和我作對,你們兄弟太壞了。”
完顏杲撒離喝)無奈之下,只好退守鳳翔,放棄了向西和向南進軍的戰略目標。
因為此戰,吳璘被授予鎮西軍節度使,提升為侍衛步軍都虞侯。南宋異姓七王,吳璘是最後一個建節,可能是被哥哥吳玠的光環籠罩的太久。
是金子總要發光,吳璘的軍旅輝煌還未結束。
總的來說,西部戰線宋金各有勝負,金軍奪回了“割地”前的地界,宋軍儲存了實力,雙方回到了隔著秦嶺對峙的局面。
東部戰場由韓世忠領銜,不過沒掀起什麼風浪。
八月,韓世忠率軍攻克海州今江蘇連雲港),隨後圍攻淮陽軍今江蘇邳州),他的部將在周圍地區擊敗了來援的金軍,但是淮陽軍卻一直久攻不克。
最激烈的戰事在中部戰區上演。
金國方面派出了以都元帥完顏宗弼兀朮)率領的金軍主力,南宋這邊,有岳飛和張俊兩員大將,張俊麾下,還有楊沂中和劉錡。
完顏宗弼兀朮)最先遭遇的是劉錡。
宋金和議達成後,宋國任命劉錡為東京副留守,率軍前去接管開封。
劉錡的部隊,此時已經整編了王彥的八字軍,達到兩萬人。
王彥一手創立的八字軍,為什麼送給了劉錡呢?
因為王彥的部下跟禁衛軍統領解潛的部下一言不合打了起來,王彥和解潛都被人彈劾帶兵無方,於是趙構收了王彥和解潛的兵,交給了劉錡。
身兼淮西制置副使的劉錡,雖然名義上在淮西宣撫使張俊之下,實際上已經自成一軍,趙構派他北上接管開封,也是極其看重他的軍事才能。
完顏宗弼兀朮)毀約南下,東京留守孟庾不做抵抗就投降了。
孟庾早年間做過參知政事副宰相),還帶過韓世忠去剿匪,但是中間他辭了官,這回他再次出山就是以投降作為結果。
劉錡率軍走到渦口今安徽懷遠),紮下帳篷休息,剛要開飯,突然狂風大作,直接把帳篷都吹得拔地而起,劉錡認為這是不祥的預兆,意味著敵軍馬上要來,於是他下令全軍拔寨,一刻不停留的北上。
劉錡大軍在離順昌今安徽阜陽)三百里地的時候,完顏宗弼兀朮)正式毀約宣戰,劉錡馬上棄船上岸,急行軍來到順昌城。
迎接劉錡的是順昌知府陳規,那個發明世界上第一個管形火器的科學家、軍事家、政治家。
此時完顏宗弼兀朮)已經佔領開封,馬上要揮軍南下,而順昌是必經之地,陳規問劉錡怎麼辦,劉錡說:“好辦,只要你城裡有糧,我保你太平無事。”
陳規回道:“將軍放心,順昌城內有糧食數萬斛,可供大軍堅守數月。”
陳規也是守城的專家,他的《守城錄》是宋軍的作戰寶典,這回加上劉錡的神助攻,金軍有苦頭吃了。
八字軍號稱兩萬,實際上有戰鬥力的只有五千,一聽到完顏宗弼兀朮)率軍十萬南下,大部分人都有撤退的想法。
但順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北瀕潁水,南有淮河,東接濠州今安徽鳳陽)、壽州今安徽壽縣),西接蔡州今湖北棗陽)、陳州今河南淮陽),是屏障淮河的要害,通往開封的必經之地。
順昌如果失守,北上中原就是一場空,劉錡於是下令全軍死守,敢言撤退者斬立決。
為了打贏順昌保衛戰,劉錡開始了緊密的部署。
喜歡大宋中興傳請大家收藏:()大宋中興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