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禮與志公禪師席地而坐,眾位僧人環繞四周。
這些人本就是各個佛教宗派的大成就者,又早就拋卻了淺陋的門戶之見,可謂是求道之路上的道友了。
現在又有一位新道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思想畫卷,猶如當頭棒喝,醍醐灌頂,一個個喜不自勝。
這些高僧心智之堅定,思維之靈活,都是出類拔萃的存在。
賀禮以自己世界的精華思想一舉震撼了眾人,但是不過是開啟了更廣闊的視野,讓他們拓寬了自己的道路罷了。
真以為這波操作能讓人納頭便拜,就太小瞧這些高僧了。
還好賀禮也並未有這樣的想法,只是想以此作為敲門磚,進入這個討論圈子。
否則作為一個小透明,坐在最後面,只能聽不能問,那麼這個學術會議就浪費了九成。
若是最後帶著一身疑惑離開,說不定還不如不聽。
花費時間做沒有意義的事,實在是不可取。
看似簡單的道理,又有幾個人明白呢?天天刷手機玩遊戲,真的有意義嗎?還不如看小說,看對了書,稍微能學點東西,拓寬一下視野。
眾位高僧也不惺惺作態,個個眼裡閃爍著飢渴難耐的求知慾,一位高僧搶先詢問:“燃燈道友,貧尼乃是律宗道慧,請教道友。”
這些人都是神魂之體,在這方世界已不知多少年月,多是五代隋唐人物,哪裡知道明代才寫出的《封神演義》裡的人物。
縱使知道又何妨?那一個個佛陀菩薩,在座諸位說不定曾經就是它們的創造者,一手編成的那些名字故事來向百姓傳教。
賀禮也就坦然地接受了“燃燈”的稱號。
賀禮仔細打量面前的尼姑,看面相三十多歲,一雙杏眼炯炯有神,挺鼻薄唇,圓臉劍眉,眼角的魚尾和微削的兩腮,顯示出她堅定的內心,也更添了三分英氣。
“道慧道友應該出生於富貴之家吧?”賀禮沒有說正事兒,先八卦了一下。
“不錯,道慧本是會稽長公主,宋孝武帝之女,宋武帝重孫。”志公禪師接了話頭,因為他們是同一個時代的,志公禪師又是老僧,說起女兒家的往事不必忌諱。
賀禮腦子一轉,就大致瞭解了這位“會稽長公主”是誰。
這要從宋武帝劉裕說起。相信大家都學過辛棄疾的一首詞:“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這“寄奴”就是劉裕的小名,他於亂世之中崛起,建立了一個強大穩定的南方王朝,史稱“劉宋”。
辛棄疾也贊他:“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會稽長公主”劉楚玉就是劉裕的重孫女,當時的“皇族第一美女”!
後來她的叔父篡位稱帝,屠殺皇族,劉楚玉也被殺害,還被栽了個“放蕩”的罪名。
沒想到劉楚玉並未從此香消玉殞,神魂不滅,機緣巧合之下成為律宗弟子。
她曾知富貴如雲萬千寵愛,也知富貴如煙瞬息消散。跌宕的人生給予她超凡的心靈,一舉成為了律宗的頂樑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