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金雞獎現場的這十多位已經算是功成名就的編劇,在聽完魏來的發言後,也都還好。
他們畢竟是已經算混出頭了,在劇組的話語權和影響力還是有的。
實際上,此刻華夏那95的,連金雞獎受邀都沒資格的其他編劇,才是真的對魏來這番發言感同身受的群體。
他們是真的太感激魏來的這番呼籲了!
不同於歐美,在華夏編劇不但沒有權利,而且非常的渺小,在劇組沒有一點話語權,也賺不到多少錢。
他們的劇本會被資方、導演隨意的修改,他們的訴求也往往會被資方完全忽略。
似乎他們的存在就是為了編出一個“基礎版”的故事,至於之後怎麼加料,怎麼找演員,那就都和這位劇本主人沒有絲毫關係了。
他們其實也有很多屬於自己的優秀想法,而且由於劇本的創作始於這些編劇,他們對劇情的把握往往比導演還要明確,可惜因為本身的不受重視,註定他們很難影響到劇組的拍攝工作。
甚至大多數編劇在提交劇本後,後續連劇組的日常工作都參與不進去。
這也就算了,最難的是,編劇們的工資,還是整個產業鏈中最少的,甚至還不如跟組的龍套。
許多編劇的劇本基本上都在萬元左右,新人的價格則更低。
可是創作一部劇本,往往需要耗費數月乃至一年以上的時間,平均下來每個月的工資只有三四千而已。
這點的收入明顯不夠編劇在大中城市的生活。
相比較之下,一個電影中出場可能五六分鐘的配角,便能拿到數萬元的薪酬,而他所付出的,或許只是三到五天的拍攝而已。
哪怕那種和劇組籤跟組合約的龍套演員,跟組一個月也能賺六七千,還包吃住呢!
這和歐美編劇有劇本的一切決定權、修改權,並且能夠跟組指導,甚至導演要改動,都需要和編劇商討,並且取得編劇同意的情況大相徑庭。
甚至歐美的大編劇,還能夠獲得影片上映後的分紅權呢!
在歐美,一個編劇幾乎會參與整部電影從頭到尾的創作、拍攝過程。
一些大編劇,賺的不比知名導演少,就算是中小編劇,過上體面的中產生活也不是難事。
要知道,想要一個群體穩定,並且能夠做出更好的貢獻,那保證這個群體有一個體面的生活環境和狀態,是必要的事情!
雖然說苦難對藝術來說或許是一種錘鍊,但是讓大多數編劇都長期處於一個溫飽都難解決的狀態,還想要好劇本層出不窮,就多少有些強人所難了吧?
在華夏,一旦將劇本賣出,這部電影最後的好與壞,便與編劇再也沒有任何關係了,就是一錘子買賣,而且這筆買賣給的錢還很廉價。
廉價到華夏除了最最頂尖的那一撮,剩下的大部分編劇,都需要身兼數職,很難去做一位全職的編劇,不然根本養活不了家庭。
而且兼職的情況下,因為劇組根本不重視編劇,所以實際上大多數編劇在賣出劇本後也並不愉快。
看看微博上常年有一些編劇在自己編劇的電視劇播出後,在觀眾各種痛批後,親自下場吐槽“這個劇情我沒寫”“這個劇情是劇組自己改的”“劇本賣出後被修改多次,我自己都不認識了”之類的血淚控訴,就可見華夏編劇們有多慘烈了。
所以,魏來能夠在金雞獎這樣一個地方,為這些編劇聲援和支援,簡直太讓電視機前正在看直播的一眾編劇們感動了。
其實,魏來之所以會有如此討好編劇的發言,也是存著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