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巨大的手掌帶著一陣凜冽的掌風,朝著我的周身襲來,陰風颯颯,刮的我面頰上面的皮肉也跟著一陣抽搐,我那已經結好了“臨”字之印的手掌,和兜頭打來的大掌相比,簡直就是拿著雞蛋要去碰石頭。
“我死定了!”在大巴掌即將落下的那個瞬間,從我的腦海裡面悠悠地冒出了這樣子的一個念頭,可旋即,又聽到一聲“嗚嗚嗚……咦——”地喊叫聲,若是說的比較準確地話,應該說是尖叫聲,與此同時,頭頂上那股強烈的掌風也就在此時戛然而止,那股令人驚駭無比的掌氣,也沒有在我的頭頂之上盤旋了。
“啊?”我驚詫地抬起頭,卻發現那巨大的巴掌已然縮了回去,並且站在我面前的這個身形高度超過了兩米的“必打佛”,也在不住地顫抖著,並且身形顫抖的比較厲害,我擦,難不成我剛剛使出的那一招真的是很管用嗎?
但是我的喜悅感還沒有持續一陣,就聽到身後傳來了嘟嘟的喊叫聲,“韓小天啊,這東西生氣了,小心——”
“嗚嗚——”可就在嘟嘟的話還沒有說完的時候,面前站著的這個“必打佛”卻猛然間發力,那對巨大的巴掌,還有那股掌風再次朝著我急劇襲來,幾乎讓我躲閃不及,根本沒有任何藏身的餘地。
但俗話說,狗急跳牆,人也同樣,只有在緊急的情況下,只有在自己面臨危險的環境當中,才會有所舉動,就彷彿現在的時刻。
“兵——”二手食指直立,使中指重疊其上,小指和無名指彎曲組合。拇指直立。與此同時,我也明確地感知到自己的丹田當中,有著一股無形的氣力正在裡面蜿蜒盤旋,並且仿若是一個飢餓了許久的豹子,正要猛烈地往外奔出。
可這次,面對著比之前更為凜冽的掌氣,我的氣力竟然更加精進了一籌,並且幾乎在同時,這大掌猶如被火燒了一般,竟然往後急縮而去。
那“必打佛”再次發出了一聲慘叫,相比剛剛,有過之而無不及,可是,我丹田當中的氣焰,卻絲毫沒有減弱!天啦,看來人的潛能當真是無限的,也只有再十分緊急的情況下,自身的潛能才可以被激發出來,就想現在一樣。
姥姥曾經告訴過我,到家的修煉主要就是要看丹田!但是她老人家在把判官筆傳給我的那一刻,便立刻駕鶴西去了,對於我道術的修煉,也沒有指導過我一絲一毫,我自己曾經試探過丹田,也沒有覺得有什麼特別之處,但就在今日,原本沉睡了許久的丹田,貌似再次甦醒了。
丹田,是道家內丹術丹成呈現之處,煉丹時意守之處。原是道教修煉內丹中的精氣神時用的術語,位置處於人體的黃金分割線上。
“腦為髓海,上丹田;心為絳火,中丹田;臍下三寸為下丹田。下丹田,藏精之府也;中丹田,藏氣之府也;上丹田,藏神之府也!”
原是道教修煉內丹中的精氣神時用的術語,有上中下三丹田:上丹田為督脈印堂之處,又稱“泥丸宮”;中丹田為胸中膻中穴處,為宗氣之所聚;下丹田為任脈關元穴,臍下三寸之處,為藏精之所。
丹田已被各門各派氣功或運氣方法,如唱歌及說話用丹田氣,可減小聲帶受損機會,廣為引用。上丹田為性根,下丹田為命蒂。性命交修,便可以打通大小周天,達到煉神還虛的境界。古人稱精氣神為三寶,視丹田為儲藏精氣神的地方,因此對丹田極為重視,有如“性命之根本”。
上丹田,兩眉之間的印堂穴。為百會所在,亦即泥丸宮、昇陽府、崑崙頂、靈臺等,道家所指名稱甚多,可以說是各自命名,眾說紛紜,不過多指腦而言。
其中玄關所指在兩目兩眉與額、鼻骨之十字中心處,道家對此也十分重視,認為是入道之門,或泛指氣功基礎,認為是天地靈根,是祖竅、祖氣,至寶至貴。
上丹田在督脈的循行路上,屬於陽性,是陽氣集中的地方,是藏神之所,是主管意識活動的神經中樞所在。是練功入靜的主要部位。
上丹田的作用是鍛鍊神經系統,控制自己的意識活動,調節、增強神經中樞,抑制整體代謝機能,從而發揮貯能性效應。這有助於休養生息,積聚精力與疾病作鬥爭,獲得健康。所以,練功後感到體力增強,精力充沛,是有道理的。
上丹田在頭部,頭部為諸陽之會,凡氣虛下陷,頭部怕風寒,以及腦貧血、低血壓病人,可意守上丹田,但初學氣功者,不要馬上意守上丹田,以免氣機上竄引起頭暈。
中丹田,為膻中所在,為自承漿下十二層樓至黃庭,以牛郎代表心為陽,有肝膽脾均各自專職,共同耕種心田,故有“我家專種自家田,可育靈苗活萬年,灌溉須憑上谷泉,指舌頂上顎,所謂白頭老子眉垂地之律液至上鵲橋,有朝一日功行滿,便是蓬萊大羅仙。”
下丹田,即正丹田,在臍下,或有稱之為氣海,藏命之所,以織女代表腎為陰性。按道家以織女喻腎,為真陰,在卦為坎;以牛郎喻心,為真陽,在卦為離,陰陽合則為真夫妻,陰陽合則生丹藥,所以還有坎離相交,男女相交陰陽合而生丹藥之喻。心腎交,水火交,龍虎交之類等等,也都是指練功中之術語。“水火交煉池”即喻心腎相交之處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下丹田,是練功誘導得氣的主要部位,其作用是鍛鍊體液系統,激發體內的能量物質,以調節、充實體液迴圈,提高整體代謝機能,從而發揮激能性效應。這對人體充實下元,防止早衰,健身延年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