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連忙搖頭說,哪裡哪裡,我覺得老先生一看就是妙手仁心之人,我這斷指在您的手中肯定可以枯木再逢春!
擦,我真的不是一個說謊話的高手,這句話從的嘴巴里面說出來的時候,的嗓子顫抖的厲害,就彷彿是朝著天空當中丟擲了一根鐵絲。
我何止是不相信啊,我是覺得不可能啦,斷指再植的手術,都是在顯微鏡下作的,哪裡像是在這裡啊,但靠一雙招子,怎麼可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老先生微微一笑,而後,便從那烏黑的托盤裡面取出了兩枚銀針,這兩枚銀針拿近之後,我才看得十分的清楚,這分明就是我上次來的時候,看到的放在了一處的古代“九針”當中的兩枚針,若論及這兩針的名號,那便是大名鼎鼎的鋒針和鈹針。
《靈樞?官針》中提及:“九針之宜,各有所為,長短大小,各有所施也。夫九針者,小之則無內,大之則無外,深不可為下,高不可為蓋,恍惚無窮,流溢無極,餘知其合於天道、人事、四時之變也,然餘願雜之毫毛,渾束為一,可乎?岐伯曰:明乎哉問也,非獨針道焉,夫治國亦然。
在古代頗具盛名的回陽九針歌則曰:“啞門勞宮三陰交,湧泉太溪中脘接,環跳三里合谷並,此是回陽九針穴。”
實際則是恰巧以九個腧穴,用代表針刺療法的“九針”名之,而顯其寶貴。
而他手中所拿的鋒針,亦稱三稜針。古代醫書有云:鋒針,取法於絮針。筩其身,鋒其末,長一寸六分,主癰熱出血。這是一種體呈圓柱,針尖鋒利,三面有刃的針具。用於淺刺出血,治療熱病、癰腫及經絡痼痺等疾患。
另外一根針則是鈹針,亦稱鈹刀、劍針。《靈樞》曰:“鈹針,取法於劍鋒,廣二分半,長四寸,主大癰膿,兩熱爭者也。末為劍峰,以取大膿。其針形如寶劍,針尖如劍鋒,兩面有刃,長四寸,寬二分半。主治癰疽膿瘍,可以切開排膿放血。
經過古代的醫學典籍記載,最早用於外科手術的器械,是銳利的石片,它們或是自然形成,或是經人工磨製,用於取出各種異物,放血,切開膿腫及劃痕等手術。那是在遠古文明當中的人類,主要出於刀耕火種的生活所決定的。
但是,到青銅器時代,人們已開始使用金屬製造成的刀、鋸、銼和許多其它外科手術器械。
在長沙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被公認是較《黃帝內經》為早的醫學作品,裡面已提到用刀割治內痔的手術。而這九針之二——“鈹針”和“鋒針”,主要是用於外科手術。
這或許就是這兩枚針的形狀所決定的,鈹針針身像劍,兩面有刃,多用於切破膿腫排膿;鋒針針身圓潤,針尖呈三稜形,有鋒刃,多用於放血治療。據記載,戰國時期著名的醫學家扁鵲,就曾為病人施行過手術。
而老先生便開始在我的小拇指上上下翻開,開始縫合,好在在開始之前,老先生給我的嘴巴里面塞了一塊厚厚的布襟,說他媽不疼都是扯淡的。我自是承認我沒有關老爺“刮骨療毒”的風采。
我的額頭之上,很快就滲出了一粒粒豆大的汗珠,雖然現在是數九寒天,但是過不了一會兒,額頭上面的汗珠就匯聚在了一起,往下流淌潺潺如同小溪,我的額髮也就在此時全部都溼透了。
我把臉轉過了一邊,不敢看老先生在我斷裂的小拇指上,不住地劈線運針,否則,我不確定自己是否會直接昏了過去,可是我必須要感謝的,就是我自己強大的適應能力,不到一會兒的功夫,我竟然可以適應了斷裂小指處的疼痛了,這讓我十分的意外,竟然都沒有那麼疼痛了。
崔明伏站在我的身邊,一把抱住了我的腦袋,“天兒,來,你若是真的難受,就靠在我的身上吧……”
我的脖子就在此時像是一個鬆弛下來的彈簧,軟軟地靠在了崔明伏的肚腹之上,只覺得自己額頭上面的汗幾乎都快把他的衣襟給浸溼了,也不曉得究竟是過了多久,就聽到了老先生的一句話嗎,“好了……”
老先生說出這句話裡面,隱匿著滿滿的疲憊的感覺,我微微地睜開了眼睛,看向了自己的右手小指,但是當我看清楚那小指頭現在的情形的時候,也不禁讓我歎為觀止……
喜歡滴血瞳請大家收藏:()滴血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