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497 作家與皇帝7
皇帝說是還有兩年陽壽,實則天啟六年到天啟七年,滿打滿算也才兩年時間,掐頭去尾,也就一年多一點時間。
天啟七年春將紅薯、玉米種下去,八月前收成還好,若是到八月仍沒有收成,他有可能連紅薯豐收都看不到。
意識到這一點,皇帝恨得咬牙切齒,在腦子裡咒天罵地不說,站在普祥立場上把天啟也罵了個狗血淋頭。
天啟六年,因為京師王恭廠大爆炸,京城死傷無數,再加上太子薨逝,這一年愁雲慘霧,連年也不曾過好。
翻過年,大夥兒都想著今年壞運氣總該過去了罷,滿懷著希望祈盼又一年風調雨順。新年祭祖,皇帝在太廟對著列祖列宗遺像發呆,心說:“若要國祚不斷,你們須得保佑我。”
自打得了普祥那部分記憶,他對祖宗的敬畏也淡得差不多了。
列祖列宗哪能回應他?若他們果真能夠保佑,就不會眼睜睜看著家國淪喪,天子殉國。
天啟七年的前半年裡頭,皇帝只做三件事:頭一件,同錦衣衛學練氣導引的法子,將身子骨鍛鍊得結實些;第二件,繼續在西苑練兵;最後一件,則是等著紅薯長成。
他將信王帶在身邊,與他說明紅薯、玉米要緊處,每每思及自己若死了,便白白便宜這小子,未免目光詭異。
別看信王才十五六歲,天啟六年六月那場慘禍前,他已完婚。王妃便是張皇后與劉太妃共同選中的周氏,周氏出身雖低,人卻生得極美,當日張皇后一見便笑道:“這好模樣,可配得上我們五哥兒。”劉太妃更看重她為人端莊有韌性。
信王新婚燕爾,本是如膠似漆時候,但因太子薨逝,他們夫妻兩個都是守禮的性子,雖日日一道讀書說話,卻不同房,也不往外說,只在心中為早夭的侄子守孝一回。
皇后自打曉得皇帝秘密,心中也為皇家傳承著急,催著信王妃懷孕,信王妃無法,才吞吞吐吐將自家小夫妻兩個的約定說了,皇后又欣慰又傷感:“有你們這份心,太子在泉下也銘感五內,他到底晚輩,你們休為著他耽擱傳承大事。”
皇帝與信王兄弟兩個,如今可一個孩子都沒有。
皇帝后來聽說此事,也說信王:“天家子嗣不比其他,休為一時傷心耽誤大事。”他對信王有疑心,信王對他卻忠心耿耿,絕無半分齟齬,說起來也是難得。
到天啟七年六月、七月,皇莊上第一批紅薯、玉米成熟,送到宮中,皇帝看看宮中情形,帶上皇后,拔腿去信王府。
當日,皇帝驚掉眾人下巴:他老人家自個兒挽袖子,唰唰唰地在那裡撕玉米殼。
要換作別的臣子,這會子應該跪下勸皇帝別動手,信王卻也挽袖子跟著皇帝學,兄弟兩個撕了十幾個玉米棒子,皇帝才瞧見信王手上汩汩流血,不禁嚇一跳:“手傷了怎麼不說?”
少年金尊玉貴地養大,手上最重不過挽強弓,最難不過提紫毫,一雙手好似白玉雕成,難怪給玉米外殼一刮就破。
皇帝哭笑不得,連忙叫人給信王止血包手,自個兒也不動手了,叫人把玉米煮上,又叫人烤紅薯。
信王最重禮,可什麼樣的禮也比不過君臣大義、兄弟孝悌,皇帝大兄要挽著袖子叉著手站在廚房門口說話,他只好奉陪,心中覺得皇兄真是越來越奇怪了。
腹誹沒多久,兩樣食物香氣傳出來,皇帝深吸一口氣,笑道:“哈哈,可算是成了!”
信王從小到大,就沒吃過這樣不顧禮儀的一餐,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況君只是不住讓你吃東西?
皇后與信王妃還能在屋裡尋個座兒,有人把紅薯剝好皮放到描金邊的白瓷盤子裡,讓她們捏著象牙鑲銀筷子細細地抿。皇帝就沒那麼多講究了,一撩袍子蹲到地下啃紅薯。
信王覺得皇兄一定是壞掉了。
皇帝一抬頭,招手:“來,蹲著。”
信王不情不願,可君令難違,他一時陷入兩難。饒是他自幼被教育得喜怒不形於色,仍不免流露出幾分不滿。
少年垂下眸子,氣鼓鼓的模樣十分好笑,皇帝偏愛看他這模樣,故意要欺負他,笑嘻嘻道:“我且蹲著,你站那樣高,像話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