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還是管家看兩個小公子關係日漸融洽,想來素日那些恩怨盡消,才叫人領文娃進來。
青松氣鼓鼓道:“我是來伺候你,可不是你的小廝,你別打錯主意,往後不許把我的客人擋在門外!”
文娃聽他說得不客氣,驚訝地睜大眼,卻見沐三一點兒也不生氣,忽然驚叫道:“哎呀,軟了軟了!”
文娃湊過去:“你們幹啥哩?”
青松一隻廊下:“瞧見那燈籠沒?”
文娃順著他手指方向看去,只見廊下掛著兩盞宮燈,模樣有些怪異,卻漂亮得很。青松道:“我早說那東西不像紙糊的,果然一打聽,是羊角做的,我們正想法子也拿羊角弄兩個燈籠出來玩。”捉弄人的事情,他們早八百年就懶得幹,調皮也要皮出新花樣來。別看沐三家中那羊角燈籠許多對,他自個兒可從未注意過這等事,叫青松一提醒,也覺得有趣,非要做出一模一樣的羊角燈籠來才肯
罷休。
沐三這些日子不愛見往日朋友,專與青松一道玩耍,為的就是他心明眼亮,許多事情在他眼裡都新鮮,能瞧出不一樣的趣味來。
文娃道:“三公子,這個有意思,我能不能也跟著你們看?”
沐三無所謂地揮揮手:“成啊,你別搗亂,回頭就告密就成。”他在府裡搗鼓這些個,回頭叫大哥曉得,準得教訓他。
沐三已經想好如何應付大哥:“咱們萬歲跟我一樣大時,還天天做木工活呢,我這算什麼胡鬧?”但還是,能拖一時是一時,頂好別叫大哥知道。青松對文娃說起他倆對付這羊角燈籠已有好幾日:“原先我想著,把那羊角熬出膠來,再灌進模子裡就能成。誰知拿下燈籠來細看,那樣薄的壁,絕不是膠能灌出來。再一個,那上頭還有一道一道的線
哩,一看就是原先羊角上的紋路。”
文娃看看那足有個竹籃子大的燈籠,再看看鍋裡比一隻手長些悠閒的羊角,不覺咋舌:“那咋弄啊?”
沐三得意道:“會做這羊角燈籠的不多,原都是工部下屬的工匠,我專門使人去問,才曉得裡頭訣竅。”
若不是他沐三公子的身份,工匠決不肯把自個兒安身立命的秘訣教出來。
青松笑嘻嘻地說:“你再想不到,竟要把這羊角和蘿蔔一齊在鍋裡煮,再拿木楦子把它撐大,越撐越大,越薄,就能透光。”
文娃小聲說:“羊肉蘿蔔湯倒是好吃,也就你們,拿好好的蘿蔔燉羊角。”他還心疼那些好蘿蔔哩。
反正沐三不稀罕那幾個蘿蔔,拿銅火鉗在一旁戳羊角,戳著軟了,便撈出來大喊:“楦子呢?”
拿羊角熱氣騰騰,沐三皮肉嬌貴,可不敢自己上手,還是青松隔著兩層布,一手拿羊角,一手捏著木楦子往裡塞。
還別說,真個慢慢塞進去,小小的羊角一下子被撐大兩倍,看著十分驚人。
沐三跟文娃都看得目不轉睛,嘴裡發出驚歎,青松抬頭道:“一涼就不成了,還得再煮。”又把羊角丟回鍋裡煮。
這般且煮且撐,還真叫他們撐出個又大又圓又透亮的羊角燈籠來,文娃驚歎不已,不住讚歎他們兩個手巧。
沐三十分得意,青松戳穿他:“你不曉得,那屋子後頭堆著少說一二十個羊角哩。”
文娃疑惑道:“三公子傷還沒好,咋能做這些個事情?”
“他傷沒好,一屋子丫鬟小廝伺候著,能勞動到他啥?再說,這不是活兒都由我幹了?”青松沒好氣。
沐三輕咳一聲,左右端詳一下燈籠:“挺好的,等我去提上字,獻給萬歲。”
說著抱起燈籠回屋裡,立刻有小廝上來收拾外頭那一堆爛攤子。
青松連認字都是在學堂外頭偷學來,寫字直如鬼畫符一般,更不會書畫,便由著沐三往燈籠上頭畫畫寫字,他在旁邊不住道:“你可輕些,別壓壞。”
沐三撇嘴道:“你當我是你呢?一身蠻力,就曉得打架。”
他沐三公子雖是武將門第出身,長著一張風流無雙的臉,自然也會些風雅的東西,至少比青松強得多,沒過多久就畫上一個身披金甲的將軍,後頭兩名小將,揮刀躍馬,十分威武。
文娃只認得後頭兩個人赫然是沐三跟青松,他不認得,青松卻認得,前頭那個金甲將軍正是當今萬歲。沐三等燈籠晾乾,便著人送到長平公主府,一再囑咐:“這可是我跟李青松親手做的,定要送到皇爺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