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一向很明白,她一個人過得好不算啥,要是周圍人都過得好起來,那才是真正的好日子哩。
李綵鳳是個乾脆人,當下拍板答應:“成,那咱麼姊妹兩個就合夥做這趟生意!”
說完她才想起來自己還沒跟當家的說,“她爹,你看咋樣?”
柳義看這兩個女人談生意,全程看得目瞪口呆,半晌才道:“你都應下了,還問我幹啥?”他抱起在一旁聽得似懂非懂的杏兒,“你去做你的生意罷,我和杏兒兩個相依為命去。”
杏兒急得用小手撲她爹腦袋:“爹,爹,放我下來!我要去開鋪子!”
柳義很傷心:“杏兒,你就不疼爹了呀?”
杏兒道:“爹,我要開鋪子賺錢好養你哩,要是沒錢,拿啥子孝敬你?”
小娃娃的話很有道理,幾個大人都大笑起來,柳義把杏兒塞進李綵鳳手裡,“還是叫杏兒多跟你學學罷,將來別跟他爹似的,開不起鋪子,要叫媳婦嫌棄哩。”
“呸,你說的啥子渾話!”當著杏兒的面李綵鳳不好怎樣,只好輕輕啐一口,倒引得眾人又是一陣笑。
李綵鳳便同百合商議半晌,說定每天要蒸哪幾樣包子,各蒸幾籠,一個定價多少錢都是瑣碎事情,卻再重要不過,杏兒聽得無聊,跑去抱住她爹的脖子:“爹,你給我講講打獵的事情罷。”
柳義道:“你不是要開鋪子孝敬我?”
杏兒搖頭晃腦地說,“開鋪子聽不懂,我學打獵孝敬你也成!”
她爹講打獵的故事可好聽哩,杏兒每回給外頭的小夥伴講,都能收穫一大批小弟,就連柳老爺家的小少爺也愛聽,定時定點來聽杏兒講故事,雷打不動。
要是哪日杏兒不愛講,小少爺還拿家裡做的玫瑰松子糖給她,求著她哩。
這裡百合跟李綵鳳議定包子店的事情,天已擦黑,李綵鳳留兩人吃飯,兩人都不客氣,百合下廚幫忙,柳義叫杏兒去叫臘梅來一道吃飯。
第二日百合就叫文娃爹孃來先做一鍋豆腐試試,李綵鳳也試著蒸上一籠包子,計算蒸一籠包子要多少面、多少柴火,花多少時間,好定下價錢。
她們這裡忙活,宋好年也沒閒著,一家一家去跟老主顧打招呼,說清自家盤下豆腐坊的事情:“過兩日開張,還請照舊來。”
在青柳鎮上賣豆腐,散客都是小宗,每日不過賣出去五六盤豆腐,真正的大宗是柳府和幾家鄉老。
似柳府人口多、事情雜,每日少說也要三大盤豆腐才夠用,若是遇著紅白喜事、宴請賓客,需求更大,那時候就要提前來打招呼,讓多做些。
再有就是幾家鄉老家裡,每日也要用到一兩盤鮮豆腐,幾家酒樓、飯館每日兩三盤,這些都是大頭。
宋好年到柳府,尋著升大娘,照舊說了豆腐坊的事情,升大娘拍掌笑道:“哎喲,這些日子沒得豆腐用,我只好拿前頭煎的豆腐塊頂上,要是豆腐店再開不起來,就只好自家去磨豆腐哩。”
升大娘跟百合關係一向不錯,又恭喜宋好年:“我家老頭子說過你要盤豆腐坊的事情,這是好事,你和你媳婦都是能過日子的人,要好生過下去才是。”
“只一樣,你趕明兒就給我送兩盤豆腐來,我這裡急用哩。”升大娘對宋好年的人品很放心,也不提驗貨,先帶著他去跟府上賬房說往後就從宋好年這裡買豆腐,他每日送來記賬,一月一結。
別的幾家情形也都差不多,恭喜他開店的,著急催要新貨的,因是大主顧,也都是一個月一結。
唯獨宋族長那裡不大放心,問宋好年:“我曉得別人家都是一個月一結,頭一個月沒有進賬,你還能週轉得開?”
他是族中長輩,對有出息的晚輩都格外照拂幾分。
宋好年道:“還能週轉開哩,若有難處,還要來求大伯指教。”先前宋好年舍宋家族人去跟柳府借錢,宋族長還老大不高興,跟宋好年說過一陣話,氣消得差不多,回頭跟自家老婆子說:“你說,大年這後生也不見得多出色,又不大會說好話,可跟他說話咋就叫人
這麼高興哩?”
族長太太道:“那是個實誠人,可不就叫人歡喜?”
更何況大年還長得好看她這樣年紀的小老太太,才是最喜歡實誠又好看的年輕人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