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打仗吧!”
張濬說完這句話,對著李曄敬了個軍禮,轉身離開了。
軍方的其他人也齊刷刷的站起來,敬禮後,跟著走出了帳篷。
“嘟嘟嘟。”
不大會兒工夫,緊急集合的號聲,就在空曠的洛陽城中飄蕩。
“跋扈!”裴樞嘟囔出兩個字來。
他對軍隊的人一向厭惡,往往三兩句話臉上就會帶出不耐煩。
現在看張濬等人又要開戰,他的臉色難看到了極點。
“陛下,還請抑制這些軍人,否則必成牙兵之勢!”
李曄道:“裴部堂,你雖是兩部尚書,卻沒有插嘴軍事的資格。朕不希望再有下一次,否則會提請內閣免掉你的職務。”
兵者,雖然是國之大事。
但有太多的人去議論,就會陷入相互推諉扯皮的怪圈,將不易捕捉的戰機白白丟棄掉。
所以,李曄軍事會議一般只有內閣三相、張濬參加,偶爾會讓外交、交通等部門的尚書與會。
就算是擴大會議,也只會增加第一軍的人員,旁人基本無從插嘴。
裴樞剛才說的話,算是犯了大忌諱。
就算李曄不做任何的選擇,軍方也會把裴樞當成潛在威脅。
“臣孟浪了。”裴樞的眼中閃過一絲惱意,但最終還是隱忍下來。
李曄並沒有搭理,只是問道:“徐相,朝廷的交通都掌握在你的手中,如果宣義鎮爆發戰爭,你能否保證前線的補給?”
徐彥若當即答道:“陛下儘管放心,京兆通往陝虢、洛陽的道路已經修葺,雙車道彈石路面正在鋪設,預計將在明年年底前完工。
漕渠經過修整、拓寬,通航能力已經加強,等新式漕船投入使用,運力還會成倍增長。
此外,三門峽水路也已經整修完畢,清除大小礁石上千塊。目前,砥柱石段還在修葺,水利部是想讓河水從右側流過。”
砥柱石在後世,是被譽為華夏的脊樑般的存在。
但在這個時候,卻硬生生的砸斷了唐朝的脊樑。
因為水流的作用,那些順流而下的船隻,往往被它吸過去,撞個粉身碎骨。
只有以它為目標,在靠近時猛打船舵,才能藉著慣性躲開厄運。
可即便這麼做,成功機率也不算太高,即便是老掌舵,活下來的機率也只有五五開。
每年在這兒喪命的船工不計其數,其中並不乏老手。
現在將河道向右偏移,也算是化天險為坦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