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請教
徐弘簡今日出門晚,乘車離府時,長街上已是人聲喧鬧。
馬車徐徐駛過長街,往城南而去。
先前在朝寧院中面對蘇蘇的些微慌亂逐漸淡去,徐弘簡重又思慮起眼前亟待處置的公務。
每年入夏,刑部與大理寺便要著手重審獄中重犯,一些地方上沒能釐清的要事也要在那時一併商議解決。此時才二月初,這時候刑部的公務與年中年尾時比起來,算得上一年裡少有的輕松。
平常百姓過日子,少有與刑獄有牽涉的。粗略翻閱歷朝律法,其中書寫最多、刑罰最重的總是些稀罕之事。簡單說來,就是些平頭百姓沒膽子去犯的擾亂朝綱的罪名,但這些事一出,總會一傳十十傳百地廣為人知。一些隱匿在律例中的緊要條文,卻是無人問津。
自皇上登基以來,勤勉為政,勵精圖治。在這十餘年裡,已經撤換了大量官員,把更多的有才之士放到了合適的位置上去。可皇上擺明瞭不欲止步於此,他下旨命令白鬱南並其他一眾官員籌備修改律法,顯是有肅清朝政的想法。
因為此事,刑部與大理寺近來處理各類案件都分外謹慎。
京中的勢力盤根錯節,以往有什麼擺不平的矛盾,居中的官員說些好話也就給糊弄過去了。在這個緊要關頭,哪怕是一樁小事,被人揪住錯,擺到朝堂上議論起來,都不知會引起何等變革。
今日要辦的,就是一件年前擱置至今的小案件。
徐弘簡到時,各方人馬都到齊了。
有幾個管事模樣的人蔫頭耷腦地立在門外,他們見到徐弘簡自馬車上下來,眼睛亮了亮,隨即看到李季朝徐弘簡走去,才又嘆口氣,轉頭湊在一起小聲商量應對的法子。
李季過來,跟徐弘簡並肩朝裡走,一邊說話。
“你說他們幾個可笑不可笑,我一大早到了,他們還以為我是他們主人家找來的靠山,給我又是端茶送水又是說好話。他們認識的小吏來了,才知道我是誰。真以為還是十幾年前呢,罔顧法紀,滿腦子都是徇私循情。”
徐弘簡又往門口一群人那兒看了眼,問道:“問到哪一步了?”
李季凝神想了片刻,又笑開:“還用管這些?案情簡單明瞭,掃一眼卷宗就清楚了。唯一還需耗神的,就是在這兒守著,聽他們扯皮。”
李季也沒怎麼見過今日這般情景,他把今早發生的鬧劇細細說給徐弘簡,等到了裡間落座,丫鬟上了兩盞茶,他仍在神采飛揚地繼續陳說。
徐弘簡抿了口清茶,見李季終於講完話,才問:“大理寺把這事交到刑部手裡,來交接的人可有提過,白鬱南留了什麼話?”
李季聞言,面上顯出些許正色,回道:“他說是讓我們留意秦濟。”
頓了頓,又補充:“秦濟委託其中一家運送貨物,和這兩家生出爭端的事由關系不大。”
秦家勢小,但這一輩子弟出了秦濟這麼一個翩翩公子,在京中高門圈子當中頗有美名。但秦濟身上最惹人眼的,卻是他和趙家的關系。趙秦兩家姻親往來不斷,據說趙家家主對秦濟很是看重,有意擇他為婿。
正說著,門口就有一素衣僕從弓著腰引人進來。
“秦公子,這邊請。”
秦濟著玄色衣衫,面上帶著笑,進屋一見人,便拱了拱手:“徐大人。李大人。”
李季換了臉色,也含笑應對:“秦公子何必跑這一趟。他們兩家生了嫌隙,要我們主持公道,這事也快辦完了。你本不必特地過來。若有什麼要緊的事夾在裡面,你找人問小吏取一份文書看一看,也是可行的。”
秦濟朝李季側後方的徐弘簡投去目光,又收回來,他臉上恰到好處地流露出兩分歉意。
“終究是底下的人辦事不力,給你們添了麻煩。這一趟還是該來的,同大人們稟明詳情,才不會又生出些不必要的亂子。”
徐弘簡靜靜地在旁側聽他們說話。
一個衙役拿著冊子進門,掃了眼屋裡情形,便埋頭朝徐弘簡走過來。
他走到一半,才想起徐弘簡手臂有傷,還沒好透,只能轉身挪到李季身邊,放低聲音道:“請李大人過目。”
李季朝秦濟笑了下,從衙役手中接過冊子翻看起來。
秦濟立在原處,也不退出去。他又向徐弘簡看過去,過了片刻,開口問道:“徐大人的傷恢複得可好,近來事忙,我才知道傷了徐大人的惡徒竟在秦家待過。聽聞此事,秦某心中有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