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彪連忙撲向董拙手中的口供,董拙也不阻止任由其將口供奪走。
楊彪開啟口供,看著上面的供詞,與右下角熟悉無比的簽名,頓時神情呆滯,口中只剩下不可置信的喃喃自語:“不可能,不可能,這不是真的,這肯定不是真的!”
“適才楊太尉質問本相,要袁隗行刺本相的證據,說只憑太平道刺客一面之詞,無法指認袁隗為指使者。那不知這份袁隗親手簽署的口供,可否能夠作為證明?”董拙澹澹說道。
同時不忘向賈詡投去欣賞的目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愧是名傳後世的亂國毒士呀,手段果然非比尋常。
袁隗乃是當代大儒,驅物大成境的仙道高手,絕非心志淺薄之輩。
便是董拙出手,一時半刻,也未必能夠讓他屈服。
但賈詡卻只用了三天時間,便徹底擊潰了袁隗的心防,拿到了這份口供。
其中展現的手段能力,果然沒有讓他失望!
“哇,竟然是袁隗的口供!”
“看來袁隗真的是陰謀行刺太師。”
“太師抓捕袁隗,果然是因為袁隗的個人行為,與大家沒有關係。”
“楊彪匹夫,竟然跟是袁隗同黨!”
“難怪袁隗被抓之後,立刻聯絡我等營救,原來是擔心自己的安全。”
“可惡,這楊彪心思竟然如此歹毒,這是要利用我等來威脅太師。”
“真是罪該萬死!”
……
大慶殿中,其他觀看這一幕的朝臣們,也在議論紛紛。
如今形勢已經極為的清楚明朗,就是楊彪與袁隗同謀行刺太師。
失敗後,袁隗被抓,楊彪為保護自身安全,營救袁隗,於是利用局勢,誘導朝臣集體辭官,以逼迫董卓讓步!
想通此節,所有人頓時都用憤怒的目光看向楊彪。
這老匹夫真是不當人子!
滿殿群臣中,唯有荀或一言不發。
只是心中默然嘆道:“董拙的手段真是越來越高明瞭。”
他猶記得,當初董卓入京時,雖依仗兵馬掌控了局勢,並大肆屠戮朝中反對他的大臣。
但那種殺戮並不能折服人心,只會讓朝臣更加的背棄他,憤恨他,敵對他。
所以荀或並不畏懼那時的董卓。
因為他知道,以那時董卓的情況,早晚都要死在世家大族手上。
即便他的刺殺沒有成功,也沒有絲毫的洩氣,因為他知道別人會成功的。
但此時,看著金椅上始終面帶微笑,神情和善的董拙,荀或心中卻在不斷的生出寒意。
董拙如今依然掌控著絕對武力,甚至比當初在洛陽時更為強大,畢竟當初他內部還有呂布掣肘,此時卻已經全無內患了。
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竟然放棄了動用蠻橫武力,而是拿出證據,在大義的支援下行事。
這比當初高明瞭何止百倍?
每個圈子都有每個圈子的遊戲規則。
破壞規則的人,即便再強大,也只會被圈子排斥、敵對,無法在圈子裡獲得任何支援,除非毀滅這個圈子,不然最終肯定是被趕出去。<yd.
只有願意遵守遊戲規則的人,才會被這個圈子接納,包容,並最終掌控這個圈子!
喜歡我有一個三國分身請大家收藏:()我有一個三國分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