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朝臣們團結在楊彪和袁隗身邊,形成合力,這才令董卓稍稍忌憚。
如今袁隗下獄,楊彪告老還鄉,朝臣群龍無首,還有誰能照顧他?
想到自己未來處境,劉協真是淚如雨下。
楊彪有心上前再安慰劉協幾句,但想想,說這些話又有何用?
這位稚嫩的皇帝,終究是要靠自己才能撐起這個國家。
只是不知命運還會不會給他成長的時間。
可惜,這一切都和他無關了。
楊彪搖搖頭,步履瞞珊的向殿外走去。
但就在他即將走出殿門的時候,身後傳來一個冰冷的聲音:“楊太尉,你就準備這麼走了麼?”
“怎麼,太師還有事嗎?”楊彪停下腳步,轉身說道。
董拙嘴角勾起一絲冰冷的弧度,澹澹說道:“這世上,風險和利益從來都是成正比的,沒有隻佔便宜不吃虧的買賣。
楊太尉想賭一把贏個大的,那自然就要押上足夠的籌碼,這賭牌輸了賴賬可不是好習慣啊。”
“我已經告老還鄉,退出朝堂,難道這代價還不夠嗎?”楊彪臉色一變,沉聲說道。
董拙呵呵笑道:“當然不夠,若是觸怒本相的代價,只是告老還鄉,那日後豈不是天天都有人蹦出來聲討本相了?”
法不責眾,首惡必究!
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
前半句告訴我們,一件事只要參與的人夠多,那沒理也能變成有理。
因為法律存在的意義,就是維護多數人的利益。
而後半句告訴我們,作為領導者,行事一定要慎重。
當你享受權利的時候,也要承擔責任。
尤其是你帶領大家做某些事,成功了未必是最大的獲利者,但失敗了肯定是最大的損失者。
董拙可以放過那些跟著楊彪跳出來,然後又退回去的朝臣,但他絕不會放過楊彪。
今天的事,必須有人承擔責任,這個人非楊彪莫屬!
“那不知太師意欲何為?”楊彪沉默片刻,問道。
董拙笑道:“也沒想怎樣,只是想給太尉看樣東西。”
說完對外面喊道:“賈詡,將你帶來的東西呈上來吧。”
“喏!”
殿外傳來一個頗為和善的聲音,一個身材微胖,好似村裡富家翁的人走進殿來。
正是賈詡。
“臣賈詡,參見陛下,參見太師。”賈詡恭敬的跪地行禮道。
劉協此時已經被大慶殿中接連發生的變故,給弄得徹底六神無主了。
看著跪在地上的賈詡,竟是半響說不出話來。
董拙懶得理他,直接對賈詡說道:“起來吧!”
“謝太師。”賈詡起身道。
董卓道:“說說你都帶來的是什麼東西?”
“喏!屬下帶來了袁隗的口供。”賈詡將一張口供呈到董拙面前。
董拙接過口供,但並不觀看,而是問道:“你直接說吧,這口供上都有些什麼?”
“喏!這份口供上,袁隗對其聯絡太平道,陰謀行刺太師之事供認不諱。同時指認楊彪、鬱禮、王勉等人,皆為其同黨……”賈詡面無表情的陳述道。
楊彪只聽了一半,已經臉色大變,怒斥道:“你胡說!袁隗怎會如此說,這肯定是你屈打成招,栽贓陷害!”
“這份口供上有袁隗簽字畫押的證據,袁隗為東漢大儒,筆法獨樹一幟,非常人所能代替。”賈詡沉默片刻,澹澹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