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三年(滿清天聰三年)十一月,河南汝寧府,九里關。
關城之外,綿延十餘里的漢威軍大營如同一座座城郭一般,旌旗蔽日、鼓聲震天。
劉雲威率領漢威軍標兵營、飛羽營將近十萬大軍抵達關下,在此駐紮了已經有數日之久了。
在率軍南下之前,劉雲威將薊州鎮總兵官溫破虜留了下來,率領長水營鐵騎將士繼續在北直隸駐守,防止北地各省的東林黨餘孽死灰復燃。
由於劉雲威在被封鎮國公之後,可以開府議事了,便將原薊遼督師府改為幕府,繼續管理原薊遼督師府下轄各軍鎮,以及所屬各項事務。
所以,劉雲威還給周天逸下達了命令,命其以劉雲威的名義分別給孫承宗、洪承疇等東林黨之中的正直之輩寫封書信,詳細解釋了此番對東林黨出手的前因後果,希望能夠爭取到眾人的支援和理解。
在料理了這些事物之後,劉雲威才辭別了崇禎帝,率領近十萬漢威軍將士南下江南。
經過十幾天的長途跋涉,大軍將士在這九里關停了下來,因為過了九里關繼續南下就是湖廣了,過了淮河轉向東南,再走上數日之久,大軍就可以抵達長江北岸的揚州城,隔江兵臨南京城下。
是夜,劉雲威和陸英在設在九里關內的中軍商議了許久,決定在九里關等一等,等到袁明軒將江南的詳細情況送過來之後再說。畢竟江南不同於大明北地各省,在江南世家大族非常多,相互之間也是盤根錯節,如果不處理好的話,將會使當前的局勢徹底失控。
“大哥,我有些擔心,如果咱們在這裡耽擱的時間太久的話,那些盤踞在江南各省的東林逆黨會不會有所準備?”
劉雲威卻是一點也不擔心,而是笑著說道:“無妨!時間久一點,那些東林逆黨就會準備得更加充分,那咱們雷霆一擊的時候就可以儘可能多的剷除後患!”
聽完之後,陸英恍然大悟,笑著說道:“這一點我還真是沒想到,既然是這樣,那咱們就在九里關停留一段時間好了,也正好讓將士們休息一下。”
兩天之後,程世勇帶著袁明軒的密信風塵僕僕的趕到了九里關,在見到劉雲威之後,程世勇便說道:“啟稟公爺,江南各省的東林逆黨已經開始準備抵擋我軍了,這是袁大人的親筆信,詳細內容請公爺過目。”
劉雲威聞言也是面色凝重,開啟了書信之後便看了起來。過了一會兒,劉雲威便冷冷的說道:“哼!這些東林逆黨一個個都是自命清高,可是一旦到了危機之時,便都大難臨頭各自飛了,真是一群假君子!”
一旁的陸英皺著眉頭問道:“公爺,袁大人的親筆信都寫了些什麼?”
劉雲威揚著手中的親筆信,說道:“就在不久之前,南京都察院右都御使馬士英、都御使唐世濟、兵部尚書史可法、戶部尚書高弘圖、禮部尚書錢謙益、大學士王鐸等主要東林黨官員秘密聚會,準
備商議如何對抗本公。”
“膽大妄為!”
“不過,馬士英、高弘圖二人還算是識相,並沒有什麼過激的言論和主張;史可法算是一名忠正之士,雖然能力不算太強,但是品格還算是高尚,也是一名忠良;還有那錢謙益,可謂是牆頭草一個,暫時不必理會,以觀後效便好。”
陸英點了點頭,問道:“公爺,那大學士王鐸、都御使唐世濟二人如何?”
劉雲威冷冷的說道:“此二人當誅!”
說完,劉雲威便將王鐸、唐世濟準備聯絡江南各地大臣、將領起兵對抗漢威軍的事情說了一下,陸英頓時怒火沖天,大聲說道:“此二賊想讓大明陷入內戰嗎?簡直可惡至極,應當將其碎屍萬段、滿門抄斬!”
程世勇也是說道:“公爺,現在情況緊急,我軍應該在二賊做好準備之前橫渡長江,重兵包圍南京城!不可在九里關過多停留啊!”
“不急!”
劉雲威擺了擺手,說道:“本公還想看看馬士英、史可法等人有何動作,大軍現在九里關停留幾日再說。至於那王鐸、唐世濟二賊,掀不起什麼大風浪,就算是有些不開眼的督撫、總兵響應二人也好,本公正好將其一網打盡!”
說完,劉雲威便讓程世勇回到袁明軒那裡,繼續監視江南各地的動靜,並且及時將訊息穿回來。
程世勇領命之後也沒有停留,帶著一隊手下連夜便離開了九里關,朝著淮河一帶策馬飛去。
很快又過了三日,一隊由十幾名家丁組成的馬隊來到了九里關附近,被漢威軍標兵營的夜不收將士擒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