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
答案是否定的,當在山林中奔跑如飛的蠻族,開始在田間勞作時,他們便不會再去追逐野獸。
最好的例子,就是歷史上的遼國,遼國是契丹人,馬背上的民眾,驍勇善戰。
他們很快就打敗了北宋,建立了自己的朝代。
可是契丹人的貴族們,非常向往漢族文化,認為馬背上的民族是野蠻的。
很好笑吧,契丹在馬背上征服了草原,打敗了北宋,最後卻嫌棄在馬背上的生活,開始建立自己的城市,將牧場改為耕地。
後來,不會騎馬,只會坐轎的遼國貴族,在軍事上完全敗給了興起的金國。
這裡又比較好玩了,金國太祖完顏阿骨打,同樣非常仰慕漢族文化,見到遼都的奢華之後,樂不思蜀,連對南宋的攻勢都放鬆了,也開始從遊牧轉為農耕。
最後的結果是什麼,金國沒多少也玩完了,跟當年的遼國一樣,不會騎馬的金國猛將,被蒙古鐵騎踏的粉碎。
從這裡就能看出,不要輕易改變你的民族特性。
捂胸口的可能不是西施而是東施,當虎嘯山林的蠻族,變成跟人族一樣的農耕民族時,他可能得到的不是富裕生活,而是滅亡的開始。
最明顯的變化在於,過去的蠻族人,從小就要學習角鬥,十二歲就要進山打獵。
現在,十二歲的蠻族人,要學習照顧莊稼,因為他們不用打獵,只要把莊稼照顧好了就能吃飽飯。
五年時間,足以影響一代人。
如今的蠻族,二十歲以下者,已經沒有幾個人,願意去山林中追逐猛獸了。
曾經,力能搏虎者為勇士,能娶三個老婆。
現在,閉著眼睛會插秧的,能娶五個,而且少了跟猛獸搏鬥,不用擔心什麼時候就死了。
如果你是蠻族人,你會怎麼選?
當年的遼國貴族,金國貴族,放棄了在馬背上顛簸,今日的蠻族人同樣放棄了與猛獸相搏。
蠻族的實力正在變弱,肉眼可見的變弱,他們將大片樹林砍倒,將樹木製成木炭賣給人族,將林地變成了耕地。
少年們,從學習弓箭與角鬥,如何在山川叢林中生存,變成了學習如何照顧好田地。
少年人如此,成年人呢?
他們將燒製好的木炭賣給商隊,換取大量酒水,絲綢,布匹,調味品,乃至於奢侈品,在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
跟蠻族頭領們,關係最好的不再是人族博學者,而是不學無術,只知道享受的紈絝子弟。
他們教給頭領們如何享受,教給頭領的子嗣們什麼叫提籠遛鳥,什麼叫鬥蛐蛐,什麼叫。
不是沒有清醒者,只是這些清醒的統治者們,很快就會被其他部落剿滅,或者被手下的勇士們奪權殺死。
五年的時間,足以改變很多東西,多到讓你應接不暇。
當王旭聽到,有蠻族部落的頭領們,想請人族來教導孔孟之道時,他知道滅蠻的時機成熟了。
nbsp; nbsp;
喜歡電影世界穿梭門請大家收藏:()電影世界穿梭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