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了白蓮教精銳,王旭只留下戰兵,狂信徒他一個沒留,全都發下路費解散了。
狂信徒不同於戰兵,他們是有堅定信仰的。
王旭也怕把這些人帶回去,暗地裡宣揚白蓮教思想,那就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來時二十萬,走時二十五萬,大軍開拔原路返回。
接下來的時間,再也沒有意外發生。
屯田,練兵,成了王旭的主要工作。
三年後
時光匆匆,這一年,王旭二十八歲,新軍已經練成。
五十五萬新軍,在王旭的全力打造下,三年間多為一階精銳,而代價則是從邊境貿易中得道的稅收,三分之二都落在了這些人的肚子裡。
窮文富武,想要練出強軍,除了合適的軍中戰法以外,伙食才是重中之重。
王旭下令一天五頓飯,頓頓雞鴨魚肉,配合著高強度的訓練,讓所有軍士都成了入品的武者。
令旗一出,軍陣一起,大軍猶如蛟龍,再由驍勇之輩充當大將,任你是道君羅漢,入了軍陣也要飲恨。
要是由王旭親自坐鎮,有他的文光跟詩詞加持,天尊、菩薩來了也是不懼。
若來位便罷,一兩位,誰殺誰還不一定呢。
難怪霍去病身為五階武者,卻能連連斬殺六階妖神,除了他的實力特別恐怖以外,軍陣的加持恐怕也是一方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旭單打獨鬥,能跟一位妖神掰掰腕子,對上兩三位就不行了。
有軍陣在,兩三位妖神也是不懼,一個不好,甚至有被他屠掉的風險。
只是讓人懊惱的是,王旭這邊的右路軍煉成了,荊州的左路軍跟中央的中路軍,卻因為錢糧不濟,三年時光依然沒有完備。
王旭前去巡營,只見左路軍的兵馬,將近一半還沒有入品。
中央軍好一些,可還是有三分之一的兵馬,不足以踏入精銳之列。
算一算,左路軍與中路軍,想要成就精銳之師,恐怕還要兩年光景才行。
又是兩年,這一年王旭三十歲,已至而立之年。
經過多年準備,蠻族境內將近三分之二的地域,已經被標誌在了地圖上。
同樣,因為商人大肆求購,一種蠻族特有的鐵鋁樹製成的木炭,五年間大片山林遭到砍伐。
什麼鐵鋁樹製成的木炭,帶著淡淡香味,比人族的木炭更好之類的,不過是商賈們的藉口而已。
真正的目的,是消滅蠻族境內的山林,當山林不在了,沼氣也就不在了,同樣蠻族將會失去他們賴以生存的天然屏障。
一開始,蠻族還不同意,因為很多蠻族的主要食物,就是山林中的漿果。
商賈們自有應對之策,很快在王旭的授意下,開始教導蠻族搬山修路,退林還耕。
蠻族大喜過望,漿果當然沒有粟米好吃,傻子都知道這一點。
甚至一些薩滿都認為,蠻族如果學會人族的耕種技術,能夠大大增強部落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