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書生是個名喚張曉的落魄讀書人,早前進京趕考,一心想要考取功名,為自己謀生立業,也能實現一番抱負。
怎料天不遂人願,世事無常,考了幾次屢屢不中,又不甘心就這麼灰溜溜地回老家,只好在京城尋一偏僻小房,整日裡頭靠著寫字畫畫賺些餘錢來聊以溫飽。
即便如此,張曉心中也從沒有放棄他的抱負,總想著要為民做事,幹出一番大事業來,但只苦於沒有遇上機會。
眼下這個情況,也算是瞌睡送來了枕頭,他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曉還有幾個同樣落魄的至交好友,同樣的胸中有大志,同樣的苦於無法實現抱負,幾位好友聽了張曉的提議之後,自然是一拍即合。
在幾人的熱血沸騰下,當即一道往城北莊子,也就是葉桑研製高麥的地方而去。
……
“少夫人,有幾個書生模樣的人在外頭,嚷嚷著說要來見您。”
葉桑正在莊子裡頭的書房整理東西,忽聽得小廝來報,疑惑皺眉,露出些不解神色。
“這平白無故的,怎就有人來莊子上找我?”
懷著滿心疑惑,葉桑擺了擺手,“既然都找上門來了,那就讓他們進來吧,讓我瞧瞧究竟是誰。”
小廝恭敬行了一禮應下,緩緩退出書房。
不多時,外頭傳來隱隱約約的腳步聲,小廝帶著幾人魚貫而入。
葉桑抬頭看去,只見來的確實如同小廝所說,是幾個書生模樣的人,這幾人瞧著都有些落魄,卻難掩面上傲色,心中傲骨。
看著眼前這些人,葉桑心中隱隱約約也就有了些想法,猜出這幾人過來,究竟是做什麼的。
在葉桑打量他們的時候,張曉幾人也在默默打量著葉桑。
和他們想象的不太一樣,本以為這管著整個城北莊子的姬少夫人,應該是個成熟穩重,看起來一臉威嚴的中年女人。
誰知這在外頭傳的沸沸揚揚,一時間備受推崇的葉桑,這麼看著也不過是個面容有些稚嫩,看起來毫無威脅的貌美女子罷了。
因此,張曉幾人看向葉桑的目光中,也情不自禁的帶了些許懷疑。
就這般看起來毫無威脅的女子,竟然就是挽救了整個昊國饑年危機的人?
任憑誰也不信吧。
但葉桑一開口,這懷疑就迅速被消除下去,“幾位像是讀書人,在這個緊要關頭過來的,我猜……是想要來莊子上做事吧?”
“若真如此的話,就讓我看出你們的實力,畢竟這城北莊子裡從不留閒人。”
簡簡單單幾句話,配上葉桑迅速從溫柔轉為嚴肅的神色,瞧著突然就有了氣勢,也讓幾人心生震撼,不敢對她有所小覷。
幾人互相對視了一眼,最後還是張曉作為領頭人站了出來,同葉桑交涉。
“少夫人,今年正值饑饉,新政頒佈後又可謂是哀鴻遍野,民不聊生。此等危難時刻,一介女流之輩,少夫人願意主動站出來,我等書生看在眼裡也是實在欽佩。”
張曉仔細斟酌著用詞,“我們並非是吃閒飯的人,大丈夫志在許國,可一直苦於沒有機會,如今想來,少夫人便是我們的機會。”
聞言,旁邊的幾人也趕緊附和道:“正是如此,且我們並不是那種死讀書的書呆子,其中有幾人對農學,藥學以及天文地理也稍有研究,想必還是能幫上您不少忙的。”
葉桑先前神色還平淡的很,一聽到最後這句話,眼睛一亮,整個人都稍微坐直了一些,“你們裡面果真有人對農學有所研究?是誰?”
“我,還有阿通和小浩,我們自小就在地裡頭做農活,長大之後對農學有興趣,看了不少相關的書籍,所以也算略有涉獵。”張曉頗為含蓄地說道。
其實他對農學的瞭解可謂是深刻極了,幾乎熟練到看一片植物的葉子,就可推知出這究竟是什麼農作物的地步。
也正因如此,他才對自己如此有自信,也敢來這莊子上毛遂自薦。
葉桑雙眼放亮,當即讓幾人當場展現了一下自己的能力,一看果然是熟知農學,且對其他各種知識都有所涉獵。
一個需要科研人才,一個需要展現自我,就這樣,葉桑和張曉幾人一拍即合,張曉幾人被招進山莊,為城北莊子作出貢獻。
有了新鮮血液的加入,城北莊子在農作物的研發方面可謂是如魚得水。
葉桑的現代化農學思維,加上張曉幾人淵博的知識,結合在一起所產生的推動力是強大的,高麥的發展越來越好,也有更多的窮苦老百姓能吃上飯了。
喜歡吾家嫡女請大家收藏:()吾家嫡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