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是國之根本,關乎百姓生活安康的事情,又怎能不上心呢。”
葉桑從他手中取了一份考題,一本正經地同他說著話,抬腳往外走,“待會兒到了外頭,你只管好好負責考問前來應召的人,若遇上那有真才實學的便留下,趕在申時之前將留下的帶往城北莊子上,叫他們到南北區的地裡瞧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紙上談兵到底是空的,是無用功,要見真章還得帶了人去地裡,好好瞧瞧看看,說道說道,到時留下誰便交給你了。”
“是。”
陳昇榮淡淡應著,懷中抱著那些資料和考題,眸中是七分激動,三分期待,閃著亮亮的光。
跟著葉桑一道出了藏書閣,還不忘將方才看的那本書抱在懷裡。
及至將軍府正門,還沒出去就聽見外頭鬧哄哄的,走出去之後,看見道前熙熙攘攘的站了好多人,男人居多,其中卻不乏女子,看起來個個都是一副精明能幹的樣子。
小廝早就搬了把椅子放在了門口側邊,葉桑款款落座,懷中抱著暖爐,打眼瞧著這階下的許多人,心中也竄起一股子熱切來。
見著將軍府裡的主子出來了,方才還喧鬧的人群頓時就安靜了下來,只見陳昇榮被冬九引著坐到了桌子後頭,又將考題分發了下去,才揚高聲音解釋道:“農事,乃國之根本,我朝素來又是農業大國,計利當計天下利,諸位想必也是接到了將軍府莊子上招納賢才的訊息,來到這兒,為的便是為百姓謀福祉,祈家國太平,都是有志之士!”
看著下人們將考題分發得差不多人手一份的時候,陳昇榮才繼續說著,“諸位手上的便是此次的考題,上面是幾道有關作物研究的問,若有可解者,便從這階前走上來與我細說,得中者於申時之前隨我到莊子上去,好好兒看看咱們少夫人研究出來的棉花和高麥。”
這話一出,眾人無不是將手中的紙頁拿到了眼前,眯著眼睛一個字一個字的細看。
這第一批棉花成色極好,早上押著棉花的車隊才出了城,這會兒不到午時,此事竟已傳得滿城皆知了。
因此,聽見陳昇榮說要去城北莊子上看那些作物,底下一群人頓時就沸騰了起來。
“這事兒要是成了,以後咱們是不是就不愁沒有糧啦?”
“那可不,你沒聽說麼,還有一種質量上乘的棉花呢!”
此事在京城做得聲勢極大,圍觀的百姓有的手中也拿著一張考題,雖看不懂,卻聚在一起看懂的人思考討論,倒也津津有味的。
角梅端著茶盤從府中緩緩走了出來,一盞遞給了葉桑,另一盞放在了陳昇榮面前桌上,看著進行得熱火朝天的招納會,葉桑饒是坐在外頭,也並不覺得冷,心裡熱乎得緊。
她是素來相信“高手在民間”這句話的,那陳昇榮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這會兒底下的一群人裡,指不定哪一個就是往後莊子上的得力干將。
正思忖著,寬巷外頭卻忽然拐進來一輛馬車。
葉桑循聲望去,遠遠地就看著那馬車眼熟,待到了道前徐徐停下時,她才瞧見那車上的家徽。
是北衡將軍府的馬車。
簾子被婢女挑起,緊接著車上的人緩緩下了車,葉桑的注意力集中了過去,霎時便認出來葉柳生。
跟著他下來的還有另外幾名男子,瞧著穿著打扮,應該都是些讀書人。
葉柳生朝幾人叮囑了幾句,淡淡地看了一眼周圍鬧哄哄的人群,似乎並不意外這樣的場面,只是對他們手上的紙頁比較感興趣。
帶著身後幾人上了臺階,到了葉桑面前,幾人齊齊深揖了一禮,“見過少夫人。”
葉桑並不識得他們,看其神情動作,想著許是葉柳生的朋友,遂也十分友好地朝幾人頷首致意,以作回禮。
瞧見葉柳生來了,她不免有些意外,馮瑤才被診出來有孕,正是前三個月的緊要時候,葉桑不得不擔心,“阿瑤可在府上?葉公子此番前來,是有何事?”
見人問及馮瑤,葉柳生一臉正經地同她細說,說完之後才慢慢提了自己的來意,“早聽聞少夫人要廣納賢士,我一介書生,也並未入朝為官,只是有些考舉子時的朋友,他們素好鑽研作物門類,今兒一早我聽見訊息,便急忙將人給少夫人和姬大人帶過來了。”
喜歡吾家嫡女請大家收藏:()吾家嫡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