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爵爺潑天之功!淮陰瘟疫已然得救,並附萬民書啊!”
誰?楚蕭治好了瘟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勐然聽到外面的聲音在場的官員都紛紛轉頭看去,而不同於百官的迷惘朱高熾卻瞬間來了精神。
若問為什麼,那就是這個訊息可以說是雪中送炭,正愁沒法子能穩定百官的心如今就有訊息傳來說瘟疫得救了。
“呈上來!”
很快,一名宦官就接過了禁衛軍的信件,朱高熾驗看了火漆完好後急忙開啟。
他想了很多,或許楚蕭的辦法確實有效,但估計現在也只是報喜不報憂,然而等她看完信件裡的內容和附著的萬民書後卻變得異常興奮,眼圈都逐漸紅了。
“念給他們聽!”
朱高熾幾乎是用了最大的嗓音喊了出來,而一旁的宦官接過信件後也是深吸一口氣。
百官一時很疑惑不明白太子怎麼了,可他們很快就明白朱高熾為何會在看完信件後變得如此亢奮。
“臣,解縉!數日前抵達淮陰後,但見百姓病苦不堪,盛寅御醫以身試毒,開金方,卻無奈流民難以管控,遂,文安縣伯楚蕭出良策,以草藥投之水井,各地災民遂飲之,病除!”
“今已過三日,各地災民皆見好轉,約不出半月,疫災便可化解!”
“另附言楚爵爺之言論,告知太子殿下,臣楚蕭,食君俸祿,自當為君分憂,此次抗擊瘟疫,以身試毒者有之,竭盡全力者有之,痛哭流涕者有之,我等仍不敢有違皇命!”
“然,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朝堂之上若有諸多諫臣,以內憂外患之名,書市井婦人之言者,殿下可不予理會!今我大明百姓正生於水火,瓦剌鐵騎肆虐長城,諸臣仍互相猜忌!此乃何故?”
“常言道,一朝領進天子堂,自當為大明百姓謀福,為陛下,為太子分憂!臣楚蕭,甘願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苟利國家,不求富貴!”
就算是那宦官的聲音如何尖銳,可在讀解縉和楚蕭合寫的這封信件時,卻也依舊是被其中的內容感動,不由得連嗓門都快喊噼了。
滿朝的文武,更是身臨其境,武將眼前似乎是那灑血的戰場,文臣眼中彷彿看到了百姓的苦難。
這封信很是簡短,可卻讓人聽了耳朵發疼,臉上發燒,這一刻和楚蕭有關係的官員都紛紛心中感慨,翰林院的一幫子老儒全都是痛哭流涕。
但那些諫臣們卻一個個如霜打的茄子,特別是李時勉的臉色羞愧到幾乎欲自殺洩憤。
沒辦法!
這封信簡直是殺人不用刀,諫臣們就算是再怎麼心中不服也可不得不承認楚蕭的功勞,如若今日將他們逼宮的戲碼傳出去那他們的名聲以後就臭了街了。
“聽聽,你們都聽聽啊!”
就在這時候洪熙大胖朱高熾的聲音忽然響起,他彷彿是恨鐵不成鋼一樣看著百官掩面抽泣道:“都聽清楚了吧,楚蕭和解縉人還在淮陰就能把你們猜到心裡去,你們可都是皇帝的好臣子啊,怎麼能在國家危難之際如此逼宮啊。”
“就知道讓皇帝退守陝西,可你們眼裡還有大明的子民麼,看看這是什麼,這是萬民書啊!”
“你們有誰有這玩意?”
“退守陝西,說的好聽,可嘉峪關和肅州衛那些百姓誰來管,那可是足足有幾萬口子人啊,你們說讓他們死他們就得死啊,你們是誰啊,是他們的爹,還是他們的娘啊!”
“都是人生父母養的,百姓是多麼希望咱們大明朝能好,你們就不羞愧麼?”
朱高熾的聲音幾乎如同杜娟泣血一樣在哭訴著,胖大的肉臉上早已是滿面淚水,而下方那些原本還梗著脖子的諫臣們這時候也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太子息怒!”
“下官知罪!”
意識到問題的諫臣們紛紛開始求太子別哭,哭的他們感覺自己就是那千古罪人,而朱高熾也是逐漸恢復了過來,隨後嘆了口氣道:“罷了,本宮也知道你們都是忠臣,都是為了我大明朝好,退守陝西的事就暫且作罷,以後不要再提了。”
“傳令下去,讓戶部和負責軍糧的糧商儘快把冬日的軍糧準備好,隨水路儘快送去邊關!”
大明京營的四十多萬大軍已然在路上了,必須在他們和瓦剌開戰之前把後勤準備好,只是皇帝那邊能不能堅持到援軍誰也不知道。
念及此處,朱高熾準備回去後就書信一封送去淮陰,也不知道楚蕭是否有辦法解決。
喜歡大明:家父九千歲請大家收藏:()大明:家父九千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