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回事?哪來的炮擊!”
“是明軍的紅衣大炮,該死的他們哪來的這麼多大炮!”
伴隨著火藥彈在軍陣中爆炸,瓦剌人的戰馬瞬間被驚了蹄子,不少瓦剌騎兵紛紛被甩下馬來,軍陣直接就亂了陣腳。
“怎麼可能?!”
馬哈木看著不斷炮轟瓦剌人的炮彈,腦海中飛速回憶著他得到的情報,可他明明記得明軍這次只運來五門紅衣大炮,這右翼城防哪來的防禦。
莫非,是他們連夜挪動了大炮陣地。
“爺爺!”
“我們中埋伏了,明軍連夜挪動了大炮陣地,我們中計了!”
也先一把扶住了從馬上摔下來的馬哈木,而後者正被大炮炸的頭昏腦漲,眼看是也先,馬哈木一把保住也先大喊道:“快撤!也先,聽著!”
“爺爺這次中計了,你帶人趕緊撤回去,為我瓦剌人保留一點血脈!”
“聽到沒有!”
也先想拽著馬哈木一起撤退,然而城牆上的炮擊讓他們根本無法騎上戰馬離開這,眼看著瓦剌人不斷死傷。
然而卻就在他們以為無力迴天的時候,馬哈木的童孔中卻倒映出了明軍從左翼城門裡衝出來的將士,隨後原本的絕望立刻化作了狂喜。
朱棣那個老皇帝竟然如此的好大喜功,明明用大炮就能逼退他的瓦剌部隊,結果那老傢伙竟然想要趁機把他們全殲,帶著緊緊一萬多人就衝出來準備他拼殺。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換源app,.huanyuanapp 安裝最新版。】
機會來了,只要他們能封鎖住大明皇帝回城的路線,就能把他困死在漠北草原上,屆時瓦剌和韃靼各部族的機會就來了。
時間如過隙白駒,轉眼而逝。
自從皇帝出征後如今已然過去了七日有餘,而京師內外現如今時刻都籠罩在一股陰雲之下。
邊關戰報有好久沒送來順天了,沒有訊息就是最壞的訊息,所有人都不清楚這場仗到底打到了什麼程度,而淮陰之地那邊的瘟疫又是個頭痛的事,大明現如今可以說是內憂外患。
清晨的陽光絲毫也沒有讓朱高熾舒服一些,望著奉天殿下眾多的官員們,他坐在太子的位置上可以說是如坐針氈。
“太子殿下!”
“如今我大明內憂外患,外有瓦剌肆虐,內有淮陰瘟疫爆發,實在是不適合讓陛下繼續在邊關打下去了,還請殿下書信一封讓陛下早點退守陝西啊!”
李時勉作為永樂一朝出名的諫臣,他給自己的人生定義就是冒死直諫,在國家遭受危難的時候勸阻一意孤行的皇帝,避免皇帝太過任性,讓百姓多遭苦難。
可聽完他的話後,朱高熾的眉頭卻皺的更緊了。
因為他們其實都不知道,邊關這些時日以來幾乎是每天都有八百里加急送入皇宮的,可知道這些訊息的其實只有他一人而已。
就是因為邊關的戰報對明軍非常不利,如果讓百官知道了那隻會讓那個國內更加動盪。
就在昨晚的時候他更是得到訊息,由於皇帝一意孤行,想要趁炮擊馬哈木的時候出兵和瓦剌人正面血戰,想要把馬哈木和也先一舉擊潰。
結果,卻導致瓦剌斷了皇帝回城的路,最終逆風翻盤,現如今他爹和他二弟朱高煦被也先帶領十萬大軍圍困在了赤金山,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他三弟朱高燧帶領著僅剩的兩萬兵馬死守在嘉峪關,時刻都要抵擋韃靼人七八萬大軍的勐攻。
一旦破城,肅州衛必然生靈塗炭,而若皇帝遲遲沒有脫困的話,等到阿魯臺所部和瓦剌人合併,屆時他們幾十萬大軍更是能直接以嘉峪關為起點長驅直入。
眼看著都要兵臨城下了,這群人竟然還催促他讓皇帝撤兵回來,退守陝西。
“殿下,李大人所言極是啊,還請陛下書信一封,勸陛下退守陝西!”
“太子殿下,莫要再等了,若陛下遲遲不肯回來的話,我大明的數十萬將士有還需要個把月的時間才能抵達,倒是就什麼都晚了!”
“殿下,內憂外患啊!”
“殿下,還有淮陰的瘟疫之禍,還請再派人手,否則山東危矣!”
此刻,奉天殿下的百官都紛紛開始勸解,可在朱高熾聽來這怎麼都像是逼宮一樣。
開玩笑,他能不知道大明如今有多危難麼,可若是他現在告知百官皇帝的處境,恐怕別說是解決問題,大明內部都有可能直接爆發內亂,到時候各地反賊都有可能揭竿而起。
一時間,越來越多的官員紛紛開始逼宮,而看到這一幕的朱高熾是真的第一次感覺到了無能為力,然而卻就在這時一道高亢的聲音在大殿外響起,讓在場的所有人全都勐的愣住了。
“太子殿下!八百里加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