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
回京不久的敬王殿下就遞了摺子,自請徹查之前宮中刺殺案。
而陛下應允了。
頓時。
朝中一石驚起千層浪。
這案子不可謂不重大,滿朝大臣都明裡暗裡瞭解過一番。
那個被抓住的刺客陳長必,正是假扮成太醫在後宮埋伏多年,還曾受過敬王蕭寧晟的舉薦。
所以,隱隱傳出了敬王和刺殺案關係匪淺的說法。
但聰明人仔細一想就會明白,這種訊息能走漏成風聲,一定是經過皇帝陛下默許。
否則,誰敢妄議皇家是非。
畢竟太后娘娘因為這三番兩次的刺殺受驚,從此一病不起,獲益最大的人就是年輕的少年帝王。
抓住了一個陳長必,牽連到敬王殿下蕭寧晟身上,陛下反而擺脫了嫌疑。
而現在敬王突然發難,直接把這案子搬到明面上審查,擺出一副鐵心查個水落石出的模樣,看似是在為太后、陛下分憂,實際分明是在和君上鬥法。
眼看那敬王雖然雙腿有疾,只能坐在輪椅上出席早朝。
但是蕭寧晟生得一副俊美出塵的謫仙模樣,眉眼似畫,鼻唇如繡,完全沒有被一眾站著的大臣壓過。
他神態間不僅沒有半點頹唐,反而在一身四爪金螭冠冕袍衫的襯托下顯得越發高貴清逸,眼神流轉間就能震懾人心,不怒自威。
再多人站著,也只會淪為他的下屬。
“陛下英明!”
再聽他開口,更是音色清冷,進退有度。
蕭寧晟道:“之前本王因故在京外耽擱,才讓一些心懷不軌的小人鑽了空子,在這件事上大做文章,懷疑到本王的頭上。
現在本王回來了,總算可以好好徹查,揪出真正的兇手,還皇宮一個安寧!”
這段話好像說得沒有任何問題,但其實已經把龍座上的陛下也罵進去了。畢竟,就是皇帝本人在懷疑敬王。
結果小皇帝不僅沒有像一些臣子們想象的那樣發怒,而且還頷首示意,稱讚皇叔考慮周全。
當今陛下蕭允煜年少有為,相貌堂堂,長眉鳳眼,每一處五官都長得精緻深邃。
當他不再陰沉著臉動輒下令殺人時,完全稱得上玉樹臨風,風采迷人!
尤其是蕭允煜唇角勾起,微微含笑的樣子,別說後宮中的妃子,但凡是個女子見到,都會春心蕩漾,情難自禁。
可惜臺下站著的滿朝文武大臣,而非妙齡少女。
他們看見這個兇名昭著的暴君面帶笑意,只會覺得心肝俱顫,頭皮發麻。
這可是一場實打實的龍爭虎鬥!
大臣們全都人人自危,生怕一不小心就被攪和進這龍潭虎穴裡。但這種事,只要身在朝堂中,又豈是躲就能躲得過去的。
越是位高權重者,越是首當其衝。
當朝首輔張御正和戶部尚書季沛的眼神微微一沉,神色深重。
其中戶部尚書季沛就是太后娘娘的親弟,這案件又和季太后有關,他自然不能置之不理,只能先一步站出來說話。
“陛下,嫌犯陳長必已經被緝拿審問多月,始終沒有進展,既然敬王殿下自請查案,微臣提議,不如把陳長必帶到堂前,和敬王殿下當朝對峙……”
季沛看似是懷疑敬王,實際卻是要為敬王證明清白。
自陛下掌權以來,殺伐果決,還下決心改制清理朝中的世家派系,早就和季家起了衝突。
季沛親近敬王,也是想給皇帝一個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