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菜色,看了一眼,就讓人口舌生津,更何況這香味還縈繞在鼻尖呢。
手裡食堂的飯菜,頓時就不香了。
雲揚那邊,幾乎也是一樣的場景。
十來歲的小孩子,還不會隱藏自己的情緒,滿臉都是對美食的期待。
雲白收拾好,也邀請自己的同窗一同享用,“過來一起吃。”
午飯,自是大快朵頤,這蘑菇,最是新鮮美味,吸引不少目光。
鄉下人吃蘑菇,放一點點的鹽油,或直接水煮,就有些鮮味,但過於單調無味。
加了調料,發揮出蘑菇本身最大的的鮮味,說一句珍饈美饌也不為過。
鎮上人吃蘑菇,大多又過於講究,做工繁多,失了蘑菇原有的鮮味。
這李家小院的蘑菇,是及其特別的。
味道不差於酒樓,更多了幾分煙火氣和溫情。
近來,老爺子幾個,到村子中心的大槐樹下,敲著鑼鼓,吼一嗓子。
李家收購蘑菇的訊息,就這樣傳進了家家戶戶。
青山村又是一陣沸騰。
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除了家裡的一畝三分地,再找個來錢的活計可是不易的。
自從跟著李家,又抓魚蝦,又賣竹筍的,日子都好過了些。
不說這吃糠咽菜的日子,已經是一去不復返,就連村裡的姑娘小夥的親事都好說了不少。
李家人,不知不覺,已經成為青山村一個神聖的存在,地位不可撼動。
近來,正是蘑菇上市的季節,這蘑菇算是一道新鮮菜。
李家小院又是熱熱鬧鬧,忙這忙那的。
李家小院裡,分工和諧,各司其職,每個人都用心做好自己的事情。
李青山兩兄弟,每天拉著新鮮的蘑菇到鎮子上售賣。
老爺子和池水也,就負責蘑菇的收購工作。
李家小院的女眷,就負責研究蘑菇怎麼做好吃,怎麼曬蘑菇品質最好。
院子裡,竹架子,竹篾子,竹蓆上都曬滿了蘑菇。
忙碌的日子,總是讓人充滿希望。
院裡,兩娃就時不時給蘑菇翻翻面,確保品相質量俱佳。
時不時再扯幾把草,家裡的兔子,肚子已經是鼓鼓囊囊的,應該快要下了。
散佈收購蘑菇訊息的時候,老爺子就跟村民看過香菇和木耳,還有雞縱。